寧波赴澳漢語志愿者走過十年: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2007年,寧波市教育局、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教育部以及西悉尼大學三方攜手啟動了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著手打造獨具特色的中國語言和文化國際推廣項目。10年的凝心聚力,10年的精誠合作,10年的辛勤耕耘,見證了寧波與澳洲兩地友誼橋梁的建成。
截至目前,我市(寧波市)已連續(xù)選派了9批72人次赴澳開展中文教學,在澳大利亞受益學生近20000人,被澳大利亞當地譽為“小玫瑰”項目。2014年,寧波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被成功列入國家漢辦國際漢語志愿者體系。
志愿者的工作不僅僅是漢語教學,從某種方面來說,他們還是文化使者,肩負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責任。寧波赴澳漢語志愿者的項目促進了中文教學發(fā)展和中國文化的深度傳播。
中國文化,走向澳洲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民族和國家在文化方面存在著一致性,但更多的卻是差異性。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文明古國來說,不管是風土人情還是社會習俗,也不管是歷史記載還是市井生活,無不透視出極具個性的文化色彩,但也折射出其文化的厚重。要想在跨國文化交際中獲得成功,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很有必要。
1987年8月4日,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正式成立,學會的成立促進了漢語作為外語教學和研究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了世界漢語教學與研究的發(fā)展。
漢語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得益于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漢語的推廣又成為世界了解中國,增進我國與國際社會聯系的重要紐帶。建立一個高水平的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無疑將有利于提高我國教育在世界上的聲譽。而對外漢語教學,正是我們向世界邁進的又一重大步伐,為國際化的推進作出努力,更是契合了寧波赴澳漢語教學項目的初衷。
對外漢語教學具有鮮明的跨文化、跨語境的特色,對于母語為非漢語的教學對象而言,漢語是一種異質文化,學習者的母語文化與漢語文化之間存在著兩種文化系統的差異,所以外籍人士在學習與使用漢語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由母語語境向漢語語境的遷移,也即跨文化交際的實現。因此,選拔志愿者就是為了承擔起語言教學中文化教學的任務。
十年,兩萬名澳洲學生受益
從某種意義上說,寧波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的實施更像端出了一場文化傳播的盛宴,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項目舉辦至今,其取得的進步與成果更是令人驚喜。
據悉,赴澳志愿者們義務為新南威爾士州教育與社區(qū)部所屬學校非中文背景學生承擔一周10課時漢語教學任務,義務宣傳中國文化,時間為一年半,同時在西悉尼大學學習碩士課程,志愿者也可以在當地申請讀研讀博,志愿服務與學習深造兩不誤。
作為一個獨特的漢語國際推廣項目,寧波赴澳志愿者作為“國家隊”的一員,打造出了漢語國際推廣的“寧波模式”,創(chuàng)造了中國語言和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
“小玫瑰”項目對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也做了頗多的貢獻。在當地,許多澳大利亞的孩子,對中國的印象僅僅停留在“那是一個神秘的東方古國”,在志愿者去過的當地一所小學的圖書館里所有跟中國有關的書籍,描繪的也都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落后狀況。作為第二批赴澳志愿者,馬冀深有體會,他在澳洲的教學工作,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和對學習的興趣,并且十分注重“賞識性”,將“興趣是學習本源”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嘗試用“聯賽制評價體系”來代替常規(guī)的考分制度,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們學習漢語的興趣。通過志愿者對當代中國繪聲繪色的描述以及對中國傳統習俗等的傳播,當地的人們對中國有了新的認知,有效地提升了寧波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切實為加快寧波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
打造國際漢語教學“寧波模式”
2016年赴澳志愿者項目實現了多項新的突破,具有往更加成熟、更加全面的方面發(fā)展的趨勢,一是赴澳漢語志愿者派出人數增加到了13人,是項目啟動以來最多的一年;二是志愿者可選擇的專業(yè)在原有的教育學碩士基礎上,又新增了教育學博士;此外三方還在積極協商推出教育學和翻譯雙碩士項目,因為西悉尼大學的翻譯專業(yè)是全澳排名前三的專業(yè),由此大大提升項目的吸引力。同時,漢語教學加訪問學者項目也正積極洽談中。若項目洽談成功,未來志愿者在澳進行漢語教學的同時,能夠在西悉尼大學參加訪問學者,進修課程,研討學術科研等,不僅推動了澳非中文背景的漢語學習,還拓展與推廣了該地區(qū)的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
除了學位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津貼和獎學金方面也有了新的變化。2016年新增了2個全額獎學金的名額(免學費)。最優(yōu)秀的研究生志愿者與博士志愿者將會得到西悉尼大學全額獎學金獎勵,為優(yōu)秀的寧波市大學生提供海外碩士與博士課程的求學機會,而且西悉尼大學為志愿者提供的津貼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小玫瑰”項目不僅促進了漢語和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使澳洲受益學生更多,更打造出了國際漢語推廣的新模式——“寧波模式”。
志愿者經歷,我一生的寶貴財富
2008年6月,寧波姑娘翁菁菁作為遠赴澳大利亞的首批7名志愿者之一,踏上征程。翁菁菁2008年6月赴澳,2009年12月回國。
“當年,得知市教育局在招募赴澳志愿者時,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這是一個很有挑戰(zhàn)性的項目,它對我有強大的吸引力?!苯涍^了嚴格的選拔,她如愿成了一名志愿者。翁菁菁要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當地的三所學校任教,學生的年齡從四五歲到十多歲,年齡參差不齊,而且從未接觸過漢語。
在澳大利亞的第一堂課,孩子們的提問讓翁菁菁哭笑不得。2008年,電影《功夫熊貓》風靡全球,孩子們見到這個一身運動服來上課的老師,都不禁問道:“老師,你會武功嗎?”
翁菁菁發(fā)現,當地大部分孩子對中國都抱著好奇的心理,她想如果只給孩子們講傳統文化,那么孩子們就沒法全面的認識現在日益強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但是讓澳大利亞的孩子們認識現在的中國也很重要。認識到這一點之后,翁菁菁在課堂上除了講中國的傳統文化之外,還會穿插一些中國現狀的描述。她甚至還拿出了家鄉(xiāng)寧波的照片,孩子們都驚訝于中國現在的發(fā)展狀況。
2009年12月,離開澳大利亞時,翁菁菁收到了近百張學生們送給她的賀卡。讓她驚喜的是,賀卡上誠摯的祝福好多是用中文寫的,還有的賀卡上加入了一些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比如剪紙等。翁菁菁一直保留著這些賀卡,“有時翻開看時,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臉,就會浮現在眼前?!?/p>
現在,翁菁菁是寧波第二技師學院國際交流合作部門的負責人。“現在的工作是當年赴澳做漢語志愿者的一種延伸,在澳大利亞當志愿者的這段經歷,是我生命中一筆寶貴的財富?!?/p>
提升寧波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水平
寧波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不僅促進了漢語和中國文化在國外的傳播,也為優(yōu)秀畢業(yè)生和寧波教師提供了海外碩士、博士課程的求學機會,培養(yǎng)了寧波本土的雙語教師和優(yōu)秀教育管理者,很多優(yōu)秀的年輕漢語志愿者成長為學科骨干教師和學校教育管理者,激活了寧波辦學活力,更是提升了寧波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水平。
現在,胡智星是寧波四中政務處副主任、外事辦主任?!霸诎闹抟荒甓嗟慕洑v讓我感受到了澳洲學校教學課程體系、課堂環(huán)境、教學方式與國內的差異,這使我對教育理解產生了變化?!痹诎闹薜慕虒W經歷讓他自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提升,也為他今后的教學工作帶來了良好的影響。胡智星吸取澳洲學校課堂教學的優(yōu)點,融入自身課堂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知識。
通過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培養(yǎng),50多位志愿者獲得了碩士學位,5名志愿者獲得了博士學位。據初步統計,70%的赴澳漢語志愿者回國后在我市的高校和中小學任教,像寧波四中教師胡智星一樣,有5位教師獲得教壇新秀、學科骨干榮譽,4位教師成長為學校的國際交流合作部門負責人,有效推進了我市雙語教師的培養(yǎng),促進了國際化師資隊伍的建設,有力地提升了我市教育隊伍的整體水平。
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的發(fā)展也為我市深化與新南威爾士州的教育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2年寧波外事學校、寧波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和西悉尼TAFE學院合作建成了寧波TAFE學院,寧波大學也發(fā)展成為西悉尼大學的海外實習基地,西悉尼大學每年選派物流和教育學專業(yè)的學生來寧波實習。寧波大學、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還與西悉尼大學舉辦了“2+2”的合作辦學項目。此外,還帶動了兩地中小學校的交流與合作,已舉辦了兩屆中澳中小學校長論壇,邀請了新南威爾士州20多所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參與學校的校長來甬開展交流,促成了惠貞書院與塞斯諾克高中、東錢湖中心小學與納拉賓湖公立學校、錢湖人家小學與克羅納拉公立學校等多所學校結為姐妹學校。
2017年赴澳項目招聘即將啟動
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10月27日,市教育局將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教育部、西悉尼大學簽署第三輪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協議,2017年將繼續(xù)在我市擇優(yōu)選拔10名志愿者赴澳開展中文教學。
入選的志愿者將于明年7月赴澳洲新南威爾士州承擔每周10課時的中文教學,同時西悉尼大學將繼續(xù)為漢語志愿者提供碩士、博士學位課程,并提供1個博士和1個碩士的全額獎學金名額(免學費),新南威爾士州教育部、西悉尼大學、國家漢辦、寧波市教育局將為入選的漢語志愿者提供補貼。
有興趣的教師和學生根據要求提前準備好雅思或托福(雅思成績總分6.5以上,其中口語不低于7.0,寫作不低于6.5,閱讀和聽力不低于6.0,或托福成績總分82以上,其中口語不低于22,寫作不低于24;如果申請者英語水平不達標,只要參加西悉尼大學為期1個月的語言課程,也可進入該項目)和普通話證書,市教育局將于11月中下旬啟動申請、測試和錄取工作,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相關要求和資助政策可參考2016年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通知(見寧波市教育局網站通知公告欄),但2017年項目具體要求和時間以近期發(fā)布的正式通知為準。
寧波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大事記
2006年,寧波市教育局與新南威爾州西悉尼教育局簽署合作備忘錄,支持新南威爾士州西悉尼地區(qū)開展?jié)h語教學、推廣中國文化。
2007年,寧波市教育局、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教育部以及西悉尼大學三方簽署協議,攜手啟動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
2008年,首批7名志愿者赴澳開展?jié)h語教學。
2012年,合作三方簽署第二輪五年合作協議。
2014年,寧波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被列入國家漢辦國際漢語志愿者體系。
2015年,首屆中澳中小學校長研討會在寧波舉辦?;葚憰号c塞斯諾克高中、東錢湖中心小學與納拉賓湖公立學校、錢湖人家小學與克羅納拉公立學校還簽署姐妹學校意向書。
2016年,第二屆中澳中小學校長論壇在寧波舉辦。
2016年,寧波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新增教育學博士專業(yè),并提供2個全額獎學金名額。(記者 陳敏 通訊員 戴巧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