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閉營 學生分享收獲

日前剛剛閉營的海峽兩岸暨港澳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吸引了海峽兩岸暨港澳58所高校的200多名大學生參加,途經福州、武夷山、開封、洛陽、西安。其中福建段以“走朱子之路”為主線,河南段以中原大地古都歷史文化為主線,西安段則以絲路文化為主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翻一翻部分學生分享的夏令營日記,回味一下同學們的夏日記憶,字里行間透出學生們滿滿的收獲。
“我曾經路過一片荷花塘,瞻仰朱子的遺風,追思先人的足跡。也曾繞著文儒坊石墻外的老樹呼吸?!眮碜耘_灣“中國科技大學”的冀瑾在夏令營日記中寫道,“武夷山的茶未品先醉,濃濃茶香里都是閩水的溫柔。開封鼓樓的夜晚總是匆匆,華燈盞盞點亮小城的故事。雨落青田、綠柳拂面。暮色把伙伴的倒影拉得好長。花發(fā)多風雨,人生傷別離。時光的腳步請您緩一緩,留住寸許燦爛?!贝箨懙膲衙篮由健⒅腥A文化的悠久燦爛,讓冀瑾詩興大發(fā),感慨萬千。
離開西安時,香港浸會大學的黃冠賢給父母帶了一盒兵馬俑模型。攻讀歷史專業(yè)的黃冠賢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十分癡迷。他表示:“民族之所謂民族也,其歷史文化自成一體也。故民族賴以為生者,歷史文化也。故復興中華歷史文化,并以此為基,發(fā)展經濟,則人民安樂,國家太平。”
“我是來自澳門的孩子?!卑拈T理工大學的區(qū)文燕說,“澳門是一個很小的地方,我喜歡走出去看多姿多彩的世界,漂洋過海為的是看神秘的瑪雅金字塔、白雪覆蓋的莫斯科紅場、落葉中的香榭麗舍大道……尋尋覓覓漂游在外,卻找不到與生俱來的熟識感。作為炎黃子孫,民族文化根深蒂固,即使是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中華文化依然深藏在心里。”這次研習營途經河南的開封、洛陽,看著古都再展新顏,現代化與中原特色文化交相輝映,區(qū)文燕在日記里寫道:“我曾在電影《1942》中看到餓殍千里的河南,但當我來到河南,看到的是現代化的城市和豐衣足食的百姓,我為今天祖國的繁榮而自豪?!?/p>
來自臺灣東海大學的同學黃生瑩給自己的營記起了個名字《根》:“中華文化走過悠悠五千年,中華兒女走過漫漫文明路。走著走著,是否還記得哪條是母親河?愿我們都能記住這個盛夏,記住這片土地,記住我們是中華兒女、是華夏子孫。我們會再回來的,再回來尋根探訪。這一次走過,就再也忘不了。(陳夢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