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科技手段尋找語伴漸成潮流 受漢語學習者歡迎

原標題:借科技手段尋找語伴漸成潮流
在“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影響下,一批語伴類App誕生,它們旨在將全球的語言學習者聯(lián)系起來。對漢語學習者來說,運用這些App足不出戶就能接觸到普通中國人,與其交流。語伴類App彌補了線下途徑的不足,提高了語伴匹配的效率,受到漢語學習者的歡迎。
語伴作用大卻難找
日前,北京大學舉辦的秋季學期中外學生語伴交流會吸引了數(shù)百名中外學生參加。隨著來華留學人數(shù)的增多,在一些高校中,像漢語角、語伴交流會等幫助在華留學生找漢語語伴的活動頗受歡迎。
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找個以目的語為母語的交流伙伴,是提高外語水平的好方法。語伴間的交流使得彼此能夠了解對方的文化,建立友誼。對來華留學生來說,語伴更是一個幫助自己融入中國生活的橋梁。
隨著漢語學習者的增多,對漢語語伴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式各樣的找語伴途徑也應運而生。據(jù)南開大學赴韓國漢語教師志愿者邢北辰介紹,在所就讀的學校尋找語伴是大多數(shù)留學生的選擇。來華留學生坦言,通過這種方式找語伴雖然可靠,但針對性不強。老師幫忙找的語伴可能和自己并無太多共同話題。也有漢語水平較高的留學生會在校內(nèi)張貼海報,將自己對語伴的要求寫在海報上,等待有意愿的同學聯(lián)系,但成功率并不高。學校也會推出相關活動為語言學習者們提供交流平臺,但參與者在短時間里難以熟絡,交流有所受限。目前來看,找語伴途徑雖多,難度也大。
手機App來幫忙
“我通過HELLO PAL認識了好幾個語伴?!眮碜皂n國的金駿(化名)向筆者講述了自己的找語伴經(jīng)驗,“之前,我通過別人介紹認識過語伴,相較而言,用手機App找更快一點。”HELLO PAL是一款在全球范圍內(nèi)尋找語言伙伴的手機軟件,金駿在上面輸入自己的母語韓語和在學語言漢語,便找到了想學韓語的中國語伴。該款App配有常用語手冊和翻譯功能,當交流出現(xiàn)障礙時,會提示他用中文該如何表達。類似的語伴類手機軟件還有很多,POP ON也是其中之一。通過這款軟件,不僅可以找到樂于助人的普通中國人作語伴,還可以和擁有專業(yè)語言素質(zhì)與教學技能的漢語老師進行交流。
金駿通過語伴App找到的一個語伴正在學韓語?!八翘旖蛉?,我也在天津上學。記得有一次正好有幾天假期,我就想去附近景點游玩,是她向我推薦了薊縣。感謝她的推薦,我玩得很開心?!辈粌H如此,金駿還從他的語伴那里了解到了很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風土人情。對金駿來說,語伴不只是練習漢語的對象,更為他在中國的生活增添了豐富色彩。
語伴軟件仍需完善
接受筆者采訪的幾位來華留學生的均表示,語伴最重要的是能夠長久保持聯(lián)系。在網(wǎng)絡中認識的語伴大多無法產(chǎn)生現(xiàn)實中的交集,雙方話題有限,當陷入無話可聊的境地時,語伴關系也就名存實亡了。而這正是語伴類App的短板。如何精準定位語伴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高語伴之間各方面的匹配度,是語伴App需進一步完善的。
語伴類App在擴大用戶群體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語言學習性減弱而社交性逐漸增強的情況。因App用戶準入門檻低,個別不抱有語言學習目的的人可能擾亂交流環(huán)境,浪費了真心想找漢語語伴的人的學習時間。相關專家認為,語伴類App的定位既然在語言學習,就應突出其教育功能,提高準入門檻,凈化交流環(huán)境,給用戶提供一個真實可靠的語伴交流平臺。(林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