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暨南大學首次舉辦“華僑華人文化周”活動
中國僑網(wǎng)廣州11月16日電 (記者 郭軍)16日,2017“華僑華人文化周”活動在廣州暨南大學正式啟動,主題為“海上絲綢之路與華僑華人”。據(jù)悉,這是該校首次舉辦“華僑華人文化周”系列活動,旨在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推廣華僑華人歷史文化。
“華僑華人文化周”由暨南大學圖書館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以下簡稱“世華館”)主辦。世華館成立于2016年暨南大學110周年校慶日,以華僑華人、華文文學、華文教育、華語傳媒“四華”文獻為主要收藏對象。目前,世華館接受各類文獻捐贈近3000冊,館藏總量已達3萬多冊。
暨南大學副校長洪岸在啟動儀式上指出,“華僑華人文化周”活動既契合當前僑情發(fā)展的現(xiàn)狀與需求,也體現(xiàn)了暨南大學“宏教澤而系僑情”的辦學宗旨。她希望本次活動能夠緊密依托世華館豐富獨特的館藏資源,全面、客觀、生動、活潑地展現(xiàn)厚重的海上絲綢之路與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從而助力學校港澳臺僑學生培養(yǎng)工作,推動打造“華僑文化宣傳與僑生培養(yǎng)基地”。
據(jù)介紹,世華館在文獻資源建設、功能區(qū)改造、對外交流拓展等方面已取得豐收成果,此后會以“華僑華人文化周”為契機,繼續(xù)發(fā)展成為暨大校園中一座“僑”字特色鮮明的標志物。未來,世華館致力于成為一所集文獻服務、資源開發(fā)、文化交流與學術研究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特色鮮明、資源豐富、類型多樣的專門文獻收藏與研究機構,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文獻信息支撐。
此次“華僑華人文化周”將持續(xù)至22日,內容包括世華館海外文獻收集聯(lián)絡點簽約授牌儀式、“絲路華彰——海上絲綢之路與華僑華人”專題展覽、“華彰四海:海絲映粵與中外文明耦合”專題講座、“我是誰”華人新生代暨南學子主題分享、南海神廟文化參訪、電影《一路有你》賞析、“海上絲綢之路”有獎問答及專題書目推送等子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