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新生代不遠萬里尋根中國 學好漢語奔前程
華裔新生代, 學好漢語奔前程(僑界關(guān)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生代華裔回到中國,學習專業(yè)知識和中華文化。他們帶著目標與希望,收獲感動與前程。
日前,筆者走進有“小聯(lián)合國”之稱的北京語言大學,和新生代華裔留學生代表們聊聊學漢語這件事?!?0后”、“漢語很溜”,這是受訪的華裔留學生們給筆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不遠萬里 尋根中國
“我小時候特別愛看成龍的電影,比如《尖峰時刻》。后來,我們居住的城市里來了兩個少林寺的僧人,我很激動,就去學習武術(shù)?!比鸬浼A裔楊睿達,是以一種特別男孩子的方式與中華文化結(jié)緣的。
從北歐到北京,媽媽是楊睿達學習漢語的最大推動力?!皨寢層X得,作為華人,不會漢語、不了解中國真是太遺憾了,送我到中國學漢語是她的執(zhí)念。”楊睿達至今感激母親的堅持,“畢竟我的身體里繼承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不打不相識”,楊睿達與中華文化結(jié)下不解之緣。結(jié)束本科學習后,楊睿達申請了北京語言大學“審美文化研究”碩士,希望用一種更溫文爾雅的方式,繼續(xù)探究中國文化。
從陌生到熟悉,學習漢語為華裔留學生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小時候隨父母到北京探親,我完全聽不懂中國親戚們的談話,語言障礙讓我顯得格格不入。”美籍華裔楊瑞思坦言,讀大學前,她并不喜歡學漢語,但誤打誤撞,竟然在2014年成功申請了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本科。盡管學習困難重重,但她咬牙堅持了下來。
“自從學了中文,我明顯感受到了父母和親戚們欣喜的心情,他們更愿意用中文和我聊天?!睏钊鹚颊f,一向嚴肅寡言的父親說起中文來,神采飛揚,幽默感十足。這是她以前從未發(fā)現(xiàn)的父親的另一面,也成為她學好中文最大的動力和收獲。
“我從小就很向往北京,踏上中國的土地,感覺就像回家了,有一種情感上的歸屬感與文化上的親近感?!?5歲的印度尼西亞華裔黎玟君笑意盈盈。作為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雖已是“華四代”,但在她心里,漢語不是一門普通的外語,“漢語是我的‘根’,是我華裔身份的證明與象征”。
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馮惟鋼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華裔留學生的學習目的可分為四種:一是父母希望孩子學會漢語,不要忘本;二是學成后,回住在國當漢語老師;三是希望從事與中國有關(guān)的商貿(mào)工作;四是完全出于個人愛好。
學而不厭 教亦有方
“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臺上……”采訪中,黎玟君唱起粵劇《帝女花》選段,一板一眼、柔情似水、婉轉(zhuǎn)動聽。喜歡讀《三國演義》、《三字經(jīng)》、李白的詩和張愛玲的小說,喜歡聽鄧麗君、宋祖英和孫楠的歌……提起中國書籍和歌曲,她如數(shù)家珍,滔滔不絕。
黎玟君幼年在馬來西亞讀了5年的華文學校,擁有良好的漢語基礎(chǔ),回到印尼后,學校不用漢語上課,但她又放不下漢語,干脆自學起來。她說,可以偶爾到馬來西亞買一整箱的中文課外讀物,是她最開心的事兒。
隨著中國的崛起,漢語風靡世界,黎玟君“更加看好學習漢語的前景,所以就一直堅持下來了”。
從華僑大學到北京語言大學,在中國留學期間,黎玟君始終保持“學霸”作風,如饑似渴地學習漢語,追電視劇、看華語綜藝、讀中文小說、看中國電影、交中國朋友……“本科時有中國歷史課,課下我會看電視劇,了解中國的歷史人物或故事,然后上網(wǎng)查是不是真的。我室友說我活得很累,連看電視劇這么輕松的事情都變成了學習,但我卻樂在其中”。
勤奮好學讓黎玟君收獲了一大串榮譽:印尼亞洲國際友好學院“中國國情文化知識競賽”冠軍、廈門市首屆國際大學生漢語大賽冠軍、普通話等級測試二級甲等證書、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完美”華文教育一等獎學金、華僑大學“三好學生”稱號、首屆“漢教英雄會”季軍……
“受家庭環(huán)境熏陶,華裔留學生漢語水平相對較高,學漢語有很大優(yōu)勢,但不成系統(tǒng),沒有語法和詞匯的專業(yè)知識,這就是所謂‘習焉不察’?!瘪T惟鋼介紹說,對外漢語教學就是要把這些習焉不察的東西給華裔留學生講清楚,難度很大,需要因材施教,所以這不是“雕蟲小技”,而是“端的有虎”。
學好漢語 大有可為
“我哥哥今年畢業(yè),已成功應(yīng)聘京東集團,將從事對泰的業(yè)務(wù)?!碧┘A裔張文星面露喜色,對哥哥的求職結(jié)果很滿意。自爺爺早年從廣東潮州移民泰國,張家已在中南半島傳承了三代。
14歲時,張文星開始學習漢語,通過漢語水平考試5級后,她成功申請到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漢語言經(jīng)貿(mào)專業(yè)學習,成了哥哥的小學妹。
“泰國對漢語越來越重視,很多電視臺都開辦了學漢語的節(jié)目”。張文星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shè)的深入推進,中泰之間的經(jīng)貿(mào)往來將越來越頻繁。
張文星從中看到了機會,“我要跟哥哥一樣從事中泰貿(mào)易工作,為兩國商貿(mào)交流作貢獻?!?/p>
俄羅斯籍華裔諾敏,家住俄羅斯烏蘭烏德的貝加爾湖畔。她已經(jīng)想好了,從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畢業(yè)后,到中國內(nèi)地找個小城,當一名俄語老師。
學習漢語的新生代華裔無疑是幸運的??焖侔l(fā)展的中國,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從去年開始,黎玟君成了央視的“??汀?,從二套的《對話》,到一套的《開講啦》,再到四套的《文明之旅》,北京給了她展示的舞臺。這一切,都與她深厚的漢語積累密不可分。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專業(yè),尤其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覺得線上漢語教學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崩桤渚J為,隨著中國與東南亞經(jīng)貿(mào)文化往來的不斷加深,東南亞各國民眾漢語學習的需求也不斷提升。關(guān)于未來,她主意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