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華語辯論世界杯:“藍眼睛”們何以迷上漢語激辯

2018年04月24日 09: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辯論隊的同學們走向賽場。
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辯論隊的同學們走向賽場。

  原標題 “藍眼睛”們何以迷上漢語激辯——記“2018華語辯論世界杯”

  張 紅 林光耀 丁 寧

  “如果青年人都‘佛系’了,那中國夢如何實現(xiàn)?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干!”

  辯論賽場上,埃及辯手哈倪·穆罕默德口吐珠璣,將來自華僑大學的對方辯手問得一時語塞。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這番話出自一個土生土長的埃及人口中。

  “文以化人,文以載道?!苯?,“2018華語辯論世界杯”在京舉辦,來自全球五大洲、8個國家、48支隊伍的340名青年朋友們同聚一堂,用漢語打辯論、用行動愛中國。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正走近中國文化,解讀中國密碼。

  結緣中國 著迷文化

  “咳咳”,張妍瑩(內爾明·亞辛)清了清嗓子,擺好架勢,一段婉轉悠揚的黃梅戲唱腔流淌而出:“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周圍的喧囂頓時安靜下來,掌聲隨之響起。

  暢談之間,來自埃及艾因斯姆大學的張妍瑩隨口哼唱了一段中國戲劇,一招一式,韻味十足?!皩W習漢語之后,我開始培養(yǎng)了唱戲的愛好。在埃及只要一響起戲曲的樂聲,我就感覺又回到了我的第二故鄉(xiāng)——中國!”

  口齒伶俐的張妍瑩分享了她與漢語“邂逅”的故事?!岸颊f漢語的發(fā)音很難。在入學宣講會上,老師說‘謝謝’的音對于埃及人來說很難念,但我就能發(fā)得很標準。從教室出來后,我一路都‘謝個不?!?,是這個發(fā)音激發(fā)了我學漢語的好奇心?!?/p>

  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李百合(李·瑪格麗塔)家住俄羅斯邊境赤塔,離內蒙古呼倫貝爾很近?!拔覀兡莾汉芏嗳硕紡男【蛯W習漢語,我的生活已經(jīng)離不開它了?!?/p>

  愛讀中國歷史書的哈倪則說道:“埃及和中國都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許多相似之處。改革開放后中國飛速發(fā)展、在世界范圍內遙遙領先。我想了解中國歷史,學習中國高速發(fā)展經(jīng)濟、改善社會民生的秘訣,將先進經(jīng)驗帶回埃及,服務祖國。”

  “一見傾心。”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社會中國俱樂部聯(lián)合主席蔣默堅(德米多夫·葉夫吉尼)學習漢語的理由言簡意賅。他說,對“中國話”和“中國菜”,都是出于一種純粹的愛。

  說罷,蔣默堅拿起了手邊的吉他,撥動琴弦彈唱起來:“怎么忍心怪你犯了錯,是我給你自由過了火”,一曲《過火》配上他低沉而深情的嗓音,吸引目光無數(shù)。

  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杰尼斯認為中俄關系快速發(fā)展,“21世紀是中國發(fā)展的世紀”,大家都需要學習漢語。

  改革開放40年來飛速發(fā)展的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政策,為越來越多的沿線國家?guī)砹私?jīng)濟實惠,為世界青年帶來了發(fā)展機遇。

  “我的夢想是成為埃及駐中國大使,為兩國交往貢獻自己的力量?!惫哒嬲\地說。

  幾度來華 見聞中國

  雖然已經(jīng)是第4次來華,張妍瑩依然興奮難抑,她喜歡北京。

  “我打心眼里佩服中國!”張妍瑩感慨:“埃及的傳統(tǒng)文化在西方列強的入侵和殖民下喪失了一大部分,而中國燦爛輝煌的文化卻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北京,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氣息?!?/p>

  “我很喜歡北京,因為北京既有古代建筑、又有現(xiàn)代氣息,中國人很有禮貌,和他們打交道我很開心。”中國給首次來華的杰尼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談及中國,外國朋友總是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傳統(tǒng)文化、美景美食,這次來參賽的外國辯手們也不例外。

  張妍瑩鐘情于四川火鍋,很愛中辣口味的;開羅人孫瑩(優(yōu)絲拉·埃薩姆)愛擼串,烤魚豆腐每次必點;李百合探索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刀削面和東北菜;莫斯科人謝安山(莫伊謝延科·阿列克謝)則喜歡傳統(tǒng)的宮保雞丁、糖醋里脊和地三鮮。

  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拉斐爾為中國的清真餐廳點贊,“我本人是穆斯林。在莫斯科,清真的餐廳比較少。而在中國,幾乎每個街道都可以看到這樣的餐廳,每個大學也都有清真食堂,這讓我非常開心?!?/p>

  曾在海南留學過一年的蔣默堅說:“中國菜的味道,是我留學記憶里青春的味道。”

  “您好,麻煩送到門口,我稍后去取?!绷奶鞎r,哈倪接到快遞的電話,“京東迷”在離開中國前正“瘋狂”網(wǎng)購。而孫瑩則更愛淘寶,“好希望馬云能把淘寶開到埃及來?!睂O瑩的臉上寫滿了期盼。

  除了歷史、建筑、美食等傳統(tǒng)文化,中國科技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和城市治理等也越來越多地吸引了世界各地青年人的眼球。

  孫瑩去年才來過北京,今年就發(fā)現(xiàn)了喜人變化:“北京的空氣質量變好了,霾少了!”

  “街頭的共享單車數(shù)量多了,但排放得更整齊了,舊城區(qū)的改造也讓胡同里街頭巷尾的老北京味兒更濃了?!睆堝撻_心地說。

  華語辯論 收獲成長

  “一開始拿到‘佛系’的辯題時,我們都懵了,還以為是和佛教有關。”孫瑩坦言,這些漢語中的新詞、熱詞在國外很難接觸到。只有真真切切地來中國、融入中國的社會生活才能理解和感悟。

  “備賽過程中,我們3名埃及隊友查閱了大量資料,對‘佛系’‘新零售’‘大國工匠’‘焦慮營銷’等概念都有了深入的認識?!蓖瑸殛犛训牟芪髯痈械叫牢?,這次辯論賽更新了外國朋友對中國的認知,他們也了解到中國最近的社會熱點和發(fā)展變化。

  回首賽期,張妍瑩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參加辯論賽的時候,能夠“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也希望以后自己不論在面對什么樣的場面時都能寵辱不驚。

  相對于有中國學生加盟的埃及隊,5名俄羅斯辯手在備賽、參賽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挑戰(zhàn)。

  “俄羅斯有一句諺語:如果不跳進水里,你永遠學不會游泳”。謝安山靦腆地笑了笑,“這次參加華辯賽就是我們‘跳進水里’的嘗試”。

  謝安山在嘗試中得到了收獲?!拔野l(fā)現(xiàn)用漢語辯論是提高漢語水平非常好的辦法,我想把這個形式帶回俄羅斯去,讓同學們更好地學習、掌握漢語?!?/p>

  李百合也很有心得:“我的漢語學習這兩年遇到了瓶頸,不知道如何突破,這次辯論賽讓我認識到了不足,也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p>

  漢語的種子在生根,“華辯”的樹木也在成長。從最開始的北京地區(qū)8校邀請賽,到如今超過500個學校參賽、五大洲學子共聚北京見證盛況,華語辯論世界杯僅用了6年的時間。

  華辯的迅速發(fā)展、外國學生慕名來華參賽,正是中國不斷開放、與世界越來越深刻連結的一個注腳。“一帶一路”倡議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無疑再一次拉近了這個藍色星球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把不同國家與地區(qū)人民的心連在了一起。

  比賽結束,張妍瑩急匆匆地趕去參加中國人民大學經(jīng)濟學院研究生的面試?!拔蚁M軄碇袊^續(xù)深造。”張妍瑩的眼里充滿了希冀。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