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美術研修班開拓境外學生創(chuàng)作設計視野
中新社泉州3月26日電 (記者 孫虹)“學在中國·漆彩年華”,華僑大學首屆境外學生美術(漆藝)研修班漆藝作品展于3月20日至26日展出,集中展示該研修班學員的學習成果,也展現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漆藝的獨特魅力,有境外學員認為其開拓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設計視野。
葫蘆、手鐲、首飾、漆畫……展出的60多件漆藝作品均出自漆藝研修班學員之手,他們大多來自馬來西亞、泰國、朝鮮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qū),不少作品匠心獨具、特色鮮明,充滿濃濃的異域風情。
“漆藝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擁有獨特的上色技巧和表現手法,呈現出晶瑩通透的色澤圖案?!比A僑大學美術學院2016級香港學生梁峰表示,參與華大漆藝研修班課程學習讓他受益匪淺,刷新了他對漆藝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
在梁峰看來,原本以為只能用作漆畫的漆藝有著無限創(chuàng)作的可能,也能表現在不同的產品裝飾與包裝設計中,這讓學習產品設計的他有了更多的思考,開拓了不同的視野。
據了解,華僑大學首屆境外學生美術(漆藝)研修班共有40名學員,來自華大不同學院不同專業(yè),其中境外學生30名。該研修班由美術學院專業(yè)教師及該領域的校外專家授課,主要通過講授漆藝理論、創(chuàng)作漆藝作品、開展外出研學、舉辦成果展覽、培養(yǎng)雙創(chuàng)團隊等形式,創(chuàng)新開展“大師進課堂+學員進大師工作室”的教學形式和“境內生+境外生”的小組合作模式。
華僑大學美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首次的嘗試來看,研修班培養(yǎng)了一批熱情、專業(yè)、創(chuàng)新的境外生儲備人才,提升了境外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和認同,促進了境內外學生在課堂學習、實踐考察方面的交流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