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大同華小走過百年風雨 設施完善生源增加
中國僑網(wǎng)5月9日電 據(jù)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馬來西亞吉隆坡沙叻秀大同華文小學與交通繁忙的新街場大道為鄰,一邊是川流不息的車流量,另一處則傳來響徹校園的瑯瑯讀書聲,是吉隆坡市一道特別的風景。
大同華小從1909年僅開設2間簡陋的私塾,至今已經(jīng)擴展至擁有禮堂、3座四層樓校舍、教學與運動設施完善的校園;校地從昔日的0.9英畝(近0.4萬平方米),到如今大幅擴大至6英畝(約2.4萬平方米),逾百年的辦校過程可說是篳路藍縷。
110年以來,熱愛華教人士經(jīng)歷漫長風雨,依靠不懈努力與多階段的奮斗,讓大同華小擁有如今的輝煌成就,培育無數(shù)國家棟梁。
龍錦平:籃球場停車場讓路發(fā)展
大同華小永久名譽董事長龍錦平指出,創(chuàng)校過程非常艱難,在沒有財團、政治背景撐腰下,該校擁有今天的一切,依靠的是熱愛華教人士一步一腳印的堅持,為了華教無私奉獻,讓莘莘學子受教育。
1951年畢業(yè)于大同華小的龍錦平,見證母校超過半世紀的發(fā)展,昔日的校園籃球場,早已變成現(xiàn)今的繁忙大道。
他說,1996年,政府進行擴建新街場大道而征用學校用地,護校人士歷經(jīng)反對與護墻行動,但最終不敵發(fā)展洪流,當時的2座籃球場、停車場都被迫讓路。
大同華小經(jīng)歷不少風波,每個難關都充滿荊棘,但他們都一一跨越。
龍錦平指出,由于學生人數(shù)逐步增加,該校于1984年興建首座四層12間教室的校舍,2001年增加一幢四層樓校舍,2014年再增建一座四層多元用途校舍和食堂。
李炳粦:擬打造有蓋多元化中心
董事長李炳粦指出,董事部目前的計劃是提升1987年落成的學校多用途大禮堂,包括設施如音響、燈光,并且預計今年完工。
一旦禮堂提升工程完工后,接下來也計劃在食堂旁的露天空地,打造成有蓋多元化中心,讓學子擁有更寬敞的空間活動?!拔磥磉€打算為籃球場進行加蓋,在校園外圍增建圍墻,加強安全措施?!?/p>
大同華小在2015年慶祝106周年校慶的同時,也發(fā)動興建運動場及停車場的籌款活動?!氨拘.斈戢@得土地局批準,在學校前方占地2.6英畝的荒廢泥潭,作為興建這些設施的用途,現(xiàn)在學生家長都可以使用這些設施?!?/p>
李敏嬌:翻轉(zhuǎn)思維 激發(fā)孩子學習
大同華小校長李敏嬌指出,大同華小于2018年榮獲教育部頒證愛心學校(Sekolah Penyayang),該校將從人本教育出發(fā),翻轉(zhuǎn)思維和教育,燃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孩子的自學力。
她說,該校著重于五大育人領域:環(huán)境、文化、服務、管理及教書,包括綠化及美化環(huán)境、營造充滿愛心、健康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
“老師隨處都可教學,只要在校園范圍內(nèi)各處空間都行。走出教室,戶外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孩子們有不一樣的體驗,從而更容易學習和吸收。”
曾有逾千名學生就讀
大同華小在九十年代至2002年期間學生人數(shù)大增,高峰時期曾達到1800人。李炳粦說,“而且當年全校共有42班,逾千名學生分為上下午班上課,大家共用同一座教室(A座),非常擁擠?!?/p>
今年,大同華小開設23班(全日制),學生人數(shù)有698人,其中巫裔生為54人、印裔生有26人及教職員則是44人。
李敏嬌表示,大部分學生都是來自沙叻秀、大城堡、蕉賴皇后鎮(zhèn)等附近地區(qū);當中有不少巫裔學生的家長在附近工作,因此也因方便而把孩子送至該校接受華小教育。“學校對面目前正在興建公寓,外圍封路及將會加寬車道。據(jù)了解,日后的車輛將從新街場大道轉(zhuǎn)彎進來,便可抵達校園。”
環(huán)顧四周,大同華小方圓數(shù)公里多地都正在大興土木,放眼未來,當?shù)厝丝诒厝患ぴ?,校方預計日后將有更多家長把孩子送往該校就讀,學校學生人數(shù)隨之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