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學中文:走進字詞世界 敲開中文之門
原標題:走進字詞世界 敲開中文之門
對外國漢語學習者來說,字詞是學習中文的敲門磚,但要想盡快地掌握中文字詞卻需要付出相當努力。
字詞學習是基礎
意大利留學生李曼目前就讀于江西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她認為學好漢字對她最大的幫助是能讓她通過構字方法來推測一個生字的意思?!皾h字和意大利文不太一樣,漢字可以拆解,每個部分都能表達一定的含義?!崩盥浴凹蕖弊譃槔忉屨f,“它可以拆解成‘女’和‘家’,這兩個字聯(lián)系起來就不難推測出‘嫁’的意思。這樣能幫助我更快、更容易地記住復雜的生字。”
李曼認為,只有在了解字詞意思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進行語言交流,“掌握了字詞,就能掌握中文學習的入門技能,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上海外國語大學對外漢語教師彭鶯說:“語言是人類的交流工具,漢字兼具表意和表音功能,是順暢交流的基礎,因此學好字詞非常重要。”
韓國留學生柳炫守就讀于煙臺大學。在他看來,學好一門語言不僅要會聽說,還要能讀寫?!鞍l(fā)音只是輔助文字的工具,字詞才是真正能在交流中運用的?!绷攀卣f,即便不會發(fā)音,也可以通過打字實現(xiàn)交流,“遇到不會讀的漢字,我會在手機的聊天界面中用手寫功能寫下漢字,輸入法會根據(jù)所寫漢字自動出現(xiàn)拼音和聲調。這樣和我交流的同學也能知道我要表達的意思?!?/p>
字詞學習難在哪兒
波蘭人崔燦在上海同濟大學交換學習,在她看來,漢字“學起來很難”。
彭鶯告訴筆者,在字詞學習中,形近字和多音字是外國漢語學習者學習漢字的難點之一,“即使是漢字文化圈的學生在面對形近字時也會出現(xiàn)分辨不清的情況”。
來上海交換學習之前,崔燦在德國波鴻大學學習漢語,在學習初期每天至少要花6到7個小時反復練習漢語聽、說、寫?!拔覀兊臐h學專業(yè)除了現(xiàn)代漢語課程之外還包括文言文,對我來說非常難?!?崔燦說,“漢字真的太難寫了,而且很多字都很像,比如‘戊’‘戌’‘戍’這3個字,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分清楚它們?!?/p>
“此外,有的詞語是漢語中獨有的,學生沒有參照對象,所以也是學習的難點;即便學生母語與漢語相近,也易受母語負遷移影響,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偏誤?!迸睑L說。
中文字詞發(fā)音也是外國漢語學習者學習漢語遇到的一大難點。在韓國教授中文的劉香君老師表示,對于大多數(shù)學習者來說,聲調比較難掌握,“漢語無法根據(jù)發(fā)音來拼寫,這也增加了學習的難度?!?/p>
將字詞與對話掛鉤
日本留學生秋山翔太在南京大學交換學習,他認為,學習語言就像學游泳,只學文法就相當于只在陸地上練習游泳。即便掌握了要領,跳進水里時,水壓的存在還是不能讓你發(fā)揮出在陸地上練習的效果。為了學好中文,秋山翔太自創(chuàng)了一套“獨門秘笈”,“學語言是為了說話,就像考試時會背重點內容一樣,先學會最基礎的日常字詞,然后運用到實際中,這樣能更快地學會中文?!?/p>
“相比于復雜的語法,我覺得這種直接跟對話掛鉤的學習方法更有意義?!?秋山翔太提醒,這種方法更適合漢語學習初級階段,“剛開始學漢語時,我用這種方法學會了200個生詞和30種表達方式,然后就開始找中國人聊天,慢慢就熟悉了那些如果記不住會影響日常交流的字詞?!?/p>
李曼在讀大一時每天下午都會練習漢字聽寫,回家以后還會聽相關專輯練習漢語發(fā)音,“我的母語沒有聲調,我也分不清聲母和韻母,所以常去找老師糾正發(fā)音?!?不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李曼找到了記憶字詞的一套方法,她會從偏旁部首入手實現(xiàn)漢字快速記憶,“我感覺漢字偏旁有點類似于英文的前綴,它決定了這個詞的基調,從偏旁部首入手識記漢字,對于記憶復雜字詞特別有幫助?!崩盥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