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華文教育

緬甸女孩蘇雪蓉:從學漢語到教漢語

2019年07月22日 07:3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緬甸女孩蘇雪蓉:從學漢語到教漢語

  一間教室里,40多張課桌被擺放得整整齊齊,白板也已經(jīng)被擦拭干凈。離上課時間還有很久,同學們卻早已端正地坐在座位上,等待著老師的到來……這個看似普通的上課場景,發(fā)生在緬甸的一所寺廟內(nèi),講臺下坐著的學生都是穿著僧袍的小尼姑,給她們上課的是緬甸“最美漢語教師”蘇雪蓉。

  誤打誤撞,從零開始

  蘇雪蓉和漢語的緣分開始于一個偶然的機遇。

  出生于緬甸仰光的她是第四代華裔,雖然自幼在仰光的唐人街長大,但因為家里人都不會說漢語,蘇雪蓉從小并沒有接觸過。高中畢業(yè)后,蘇雪蓉有一年的間隔年。正當她考慮要怎樣度過這一年的時候,聽說一家中國人開的診所正在招兼職翻譯。漢語完全“零基礎(chǔ)”的蘇雪蓉決定上門應(yīng)聘。當她來到診所向醫(yī)生說明來意,醫(yī)生完全被搞糊涂了——怎么來了個不會中文的小姑娘?

  蘇雪蓉向醫(yī)生解釋,自己可以在診所學習,讓醫(yī)生先試用自己一個月,不要工資。醫(yī)生看蘇雪蓉態(tài)度誠懇,就答應(yīng)下來。

  一般人接觸漢語,都是從拼音開始學起,但蘇雪蓉最開始面對的就是大量艱澀的醫(yī)療術(shù)語。“創(chuàng)口貼”“頸椎”“腰椎”……蘇雪蓉每天都跟在診所翻譯身后,學習單詞,記詞匯和發(fā)音。一聽到陌生的詞匯,她就用緬語諧音記在小本子上。

  工作以后,為了精進自己的中文,蘇雪蓉參加了當?shù)氐目鬃诱n堂,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每天工作到下午5點,晚上去孔子課堂上課、準備考試,到晚上10點、11點,披星戴月回家。

  漢語不像緬語,會拼就會寫,學會了拼音,識字能力依然等于零。即便對華裔,漢語也不會敞開一扇便捷的門。蘇雪蓉只能自己找方法,閱讀能力不行,就大量練習閱讀電視劇的中文字幕,語音語調(diào)不夠標準,就找老師幫忙正音。

  漸漸地,一些機會開始主動來找她。蘇雪蓉在孔子課堂學習期間,第十一屆“漢語橋”大學生中文比賽來到了緬甸。“當時老師說我的口語挺好的,可以報名試一試?!?/p>

  “漢語橋”是一塊試金石,蘇雪蓉這一試,直接試出個緬甸賽區(qū)第一名。這讓她獲得了到中國觀看總決賽的機會。在中國的一個月里,和世界各地參賽選手的交流,讓她擁有了很多“第一次”。她第一次覺得自己以前的圈子很小,沒想到自己能通過漢語認識世界各地的朋友,眼界一下子打開了。

  異國求學,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看到中文給蘇雪蓉帶來的變化,她的鄰居坐不住了,主動請她教自家小朋友漢語。一直很喜歡小孩子的蘇雪蓉馬上答應(yīng)下來。為了帶動小朋友學習漢語的熱情,蘇雪蓉嘗試了各種方法,給他們播放中國卡通片,給他們講中國的故事,孩子們學習中文的熱情逐漸越來越高。一年之后,她的第一批“學生”就可以用漢語進行簡單的交流了。這讓蘇雪蓉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樂趣,腦海中那個模糊的從事漢語教育的念頭突然清晰起來。

  雖然經(jīng)過了幾年時間的漢語學習和歷練,但蘇雪蓉感到自己的中文還是不夠扎實。她聽說中國國家漢辦設(shè)立孔子學院獎學金,資助外國學生、學者和漢語教師到中國有關(guān)大學學習。為了接受更好、更專業(yè)的教育,蘇雪蓉萌生了申請獎學金、來中國留學的想法,并成功申請到了到暨南大學留學的機會。

  只身一人來到中國,最開始的那段日子對蘇雪蓉來說很艱難。班里的大多數(shù)學生本科階段就在中國留學,相較之下,初到漢語土壤中的蘇雪蓉中文基礎(chǔ)差得很遠。而且研究生教學和本科生不同,并不會從基礎(chǔ)知識講起。漢語語法中的一些基本術(shù)語,例如定語、狀語等,蘇雪蓉完全沒有概念。

  “雖然我聽得懂老師說的每一個漢字,但還是聽不懂整個句子的意思?!边@句看似調(diào)侃的話,是蘇雪蓉當時學習狀態(tài)的真實寫照。上課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就給蘇雪蓉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但更難的還在后面。研究生階段,課程論文是考察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第一個學期,蘇雪蓉有9篇課程論文要寫,而且是5000字以上的中文論文。為了趕論文,到中國留學的第一年,寒假和暑假她都在學校度過,沒回過緬甸。

  讓蘇雪蓉覺得幸運的是,導師和同學幫她克服了難關(guān)。同學主動把本科階段的課本借給她,對她的問題也是有問必答。導師知道蘇雪蓉對自己的要求很嚴苛,一旦她開始因為自己學得不夠快而自責,導師就馬上告訴她沒關(guān)系、慢慢來。

  時間一長,蘇雪蓉不僅把最初的不適應(yīng)拋在腦后,還推開了一扇更好地理解語言的大門。在讀研的第二個學期,蘇雪蓉代表暨南大學參加了第二屆“漢教英雄會”夏令營教學交流大賽。一個多月的時間,每天都有高強度的任務(wù)。在大賽上,她認識了閉上眼睛根本聽不出是外國人的非洲朋友,大腦像小雷達一般接收了大量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訊號,還有了整整瘦15斤的“意外收獲”。

  蘇雪蓉現(xiàn)在的偶像是周杰倫。她的一個中國閨蜜剛向她推薦周杰倫時,她只有一個感覺——這個人中文說的真快。她聽不懂歌詞,只能一邊盯著歌詞一邊聽,這倒給了她一個練習聽力的好機會。隨著中文水平慢慢進步,蘇雪蓉對這位歌手的認識也逐漸深入,他不僅在音樂方面有天賦,還演電影、當導演,多才多藝。

  除了聽歌,蘇雪蓉也深愛中國電視劇,從經(jīng)典電視劇《包青天》,到近年上映的《瑯琊榜》,都在她的“喜歡”列表里,是她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粉絲的證據(jù)。

  “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感受漢語的魅力”

  在緬甸時,受到一家公益機構(gòu)的邀請,蘇雪蓉參加了義教活動,在一所寺廟免費給小尼姑們教漢語。寺廟環(huán)境艱苦,除了出家的小尼姑,就是寺廟收養(yǎng)的孤兒,依靠周邊居民的布施生活。蘇雪蓉提供的這份免費課程,吸引了寺廟里的40多個孩子。蘇雪蓉的課上午8點半開始,每次她到寺廟時,40多張桌子已經(jīng)擺好,白板擦得干干凈凈,甚至還有一份早餐等著她。每次上課當天,稍大一些的孩子都會早早把年齡小的叫起來,8點半蘇老師來的時候,班里一個都不能少。

  讓蘇雪蓉感到遺憾的是,寺廟里有80多個孩子,但學漢語只有40多人,因為老師不好找,一個老師又很難同時帶太多的孩子。

  蘇雪蓉還記得,一個年齡比較大的女孩對他說,一定要好好把握這次學習機會,以后有了知識,走出寺廟,可以更好地回饋養(yǎng)育她們的寺廟。

  “那一刻我覺得,我必須要好好培養(yǎng)她們?!?蘇雪蓉發(fā)現(xiàn),漢語給她和這些孩子帶來的,不僅是語言上的交流。盡管蘇雪蓉已經(jīng)離開緬甸、來到中國留學一年多,但是她教過的那些孩子還時時掛念著她。放假回到緬甸時,她接到過一通陌生電話,接起來發(fā)現(xiàn)是住在寺廟里的一個孤兒打來的?!八f她們都很想我,問我為什么手機一直關(guān)機,什么時候去看看他們,什么時候再給她們上課。”

  蘇雪蓉覺得,漢語讓她成了一條連接中國和緬甸的光纖,雖然體量輕,但以別具一格的方式,讓光纖兩端的信息交融、互通。她樂見身邊越來越多的緬甸同胞對漢語產(chǎn)生興趣,這樣他們就可以像她一樣,從一些微小的細節(jié)里捕捉漢語帶來的樂趣。比如有一個詞匯,可以表達漢語給蘇雪蓉帶來的一種生活體驗,這個詞在緬語和英語里都沒有獨立而恰當?shù)谋磉_,但在漢語里有——這個詞就是“幸?!薄?/p>

  暨南大學 葉正芃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王嘉怡】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文教育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