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巴生華小迎108年校慶 將建新樓完善教學設施
中國僑網(wǎng)9月19日電 據(jù)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近日,馬來西亞巴生中華小學迎來108周年慶。這所創(chuàng)立于1911年的華小,是雪蘭莪州臨海的第一所學校,早年在林茂街的閩南公所上課,1925年遷至巴生彭亨井附近地段。
多年來,該校先后興建中學,再將中學改制成國民型中學(華中)及中華獨立中學(獨中)。隨著學生數(shù)量的增加,3所學校面臨的環(huán)境擁擠問題日益嚴重。直到2009年,巴生中華小學搬遷至哥打哥文寧的新校舍,才有所緩解。2019年,學校將新建8層教學樓,成為馬來西亞具有最高教學樓的華小。
中華小學董事長湯榮坤指出,搬遷之前,該校與另兩所華中共用校地。當時,該校學生人數(shù)多達750人,教室不足、學習環(huán)境擁擠的問題十分嚴重。經過多次申請,學校終于獲批一塊新校地,但新校地又出現(xiàn)了土質塌陷問題,導致一座校舍下陷,工程也被迫喊停。
隨后,學校向教育部要求更換校地,最終獲得哥打哥文寧另一塊地段,也就是如今的校址所在地。兩座新校舍在2009年正式啟用,而當時學校人數(shù)已達近千人。“自從學校搬遷至新校舍后,學生人數(shù)逐年增加,2012年更是達到了2200人,。其中,大多數(shù)為居住哥打哥文寧的學生?!睖珮s坤說。
中華小學建委會主席黃奇仁表示,如今,學校每年都有不少華裔孩子報名,因此校方在成立建校委員會后,決定新建一棟8層教學大樓以及一座綜合禮堂,以保障學校未來的發(fā)展需求。
此外,黃奇仁還表示,校方還需要籌募200萬林吉特,用來完善及提升教學大樓、綜合大禮堂的硬件設備,并且修復兩座舊教學樓、擴建圖書館、裝修教室。
中華小學副校長溫慶偉指出,隨著新校舍的正式啟用,目前該校共有60間的教室及12間特別教室。工程結束后,校方將向教育局申請全日制辦學模式。
目前,在上下午班交替時,下午班的學生會被安置在禮堂,在上午班學生放學后才能進入教室上課。“若教育局批準全日制辦學,每班學生就能夠擁有獨立的教室了?!睖貞c偉說。
此外,學校目前還缺少足球場、400公尺的田徑跑道、兵乓球室等運動空間。校方也有意新建足球場,讓學生可以進行足球活動及訓練。
代校長蔡慧玲指出,除了品德教育,學校也十分重視學生在學術及運動上的班全面發(fā)展。多年來,該校學生表現(xiàn)表現(xiàn)不俗,如在小六檢定考試中,該校的成績就在巴生縣的華小中名列前茅,在二十四節(jié)令鼓隊、華樂隊中也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