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漢學家貝德高:我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
拉脫維亞漢學家貝德高——
“我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驼勆裰?
拉脫維亞漢學家、拉脫維亞大學孔子學院拉方院長貝德高教授是一位經(jīng)歷豐富的傳奇老人。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他熱愛教學,育人無數(shù),是拉脫維亞漢語教學事業(yè)的奠基者;他潛心鉆研,編纂詞典,是漢語拉脫維亞語工具書出版的開拓者;他善思善斷,身體力行,是中拉建交的親歷者。他從事的每一份工作都與中國息息相關,正如他在《我的中國故事》一書中寫道的:“我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p>
一生投身漢語教學
在拉脫維亞大學孔子學院辦公室,82歲高齡的貝德高教授熱情地接待了我。他用流利而略帶中國北方口音的漢語告訴我,他1949年便與中國結(jié)緣。當時,貝德高的父親拿了一份報紙給他看,告訴他一個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從那時起,貝德高便對中國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中學時期,貝德高常去里加第九圖書館看書。他說:“那時,我對印有漢字的雜志情有獨鐘,并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書寫這些漂亮的漢字,掌握其讀音和含義。”
1964年,貝德高如愿進入莫斯科大學東方語言學院學習中文。貝德高對這段學習經(jīng)歷十分自豪。他說:“莫大的中文師資很強,我的老師中有參加過中蘇領導人會談的高級翻譯,有翻譯過《西游記》《水滸傳》等名著的資深漢學家,還有來自中國北方的口語老師。”名師出高徒,1970年畢業(yè)后,貝德高成為一名大學漢語教師,從此在講臺上耕耘近五十載。
1979年,貝德高回到拉脫維亞繼續(xù)從事漢學研究和教學工作,成為拉脫維亞高校中首位專業(yè)漢語教師。1991年起,貝德高在拉脫維亞外交部工作10年。期間,他仍在拉脫維亞大學兼職教授漢語,甚至在上班時間跑到大學給學生講授語法、翻譯。
2011年,華南師范大學與拉脫維亞大學合作,創(chuàng)辦拉脫維亞第一所孔子學院,貝德高應邀出任拉方院長。籌建初期,他獨自一人工作半年之久,肩負起雙方溝通交流的重任。
在貝德高的努力推動下,拉脫維亞大學孔子學院的教學點和孔子課堂數(shù)量不斷增加。如今,活躍在拉政、商、學界的漢語人才大多是他的學生,他們已成為傳承漢語教學、促進中拉友好的新生力量。
潛心編纂漢語詞典
編纂漢語教學工具書是貝德高對拉脫維亞漢學推廣的另一重大貢獻。2006年,受拉脫維亞大學委托,貝德高編寫了《拉脫維亞漢語會話手冊》,為拉脫維亞奧運代表團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獻上了一份實用的禮物。
“過去我們在拉脫維亞教中文,只能借助漢英、漢俄、漢德等第三方語言的工具書給學生們講解詞義,因此,我萌生了編纂漢拉大詞典的強烈愿望?!必惖赂哒f。2002至2010年,歷經(jīng)8年艱苦努力,貝德高終于完成《漢語拉脫維亞語大詞典》的編纂,商務印書館請他到北京進行校對工作?!爱敃r任務特別緊張,即使到了周末也沒空,一個月只能休息一天?!必惖赂邔δ嵌卧诒本┑娜兆佑洃洩q新。他說,編寫詞典就如同一塊磁鐵,吸引你每天去迎接新的任務,贏得新的收獲。
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夕,飽含貝德高教授心血的《漢語拉脫維亞語大詞典》終于面世。大詞典共收錄漢語詞條5萬余條,包括語詞和百科兩大類。正文后附有16個附錄,包括針灸穴位表、二十四節(jié)氣、中國歷史年代簡表、中國民族樂器等,堪稱“百科全書式”的大詞典。值得一提的是,大詞典中的“漢拉拼音對照表”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拉脫維亞語人名與漢語人名互譯難題。憑借這本書,貝德高獲得拉脫維亞政府最高獎——三星勛章,他也因此獲得了第十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2016年,貝德高完成了《精選拉脫維亞語漢語—漢語拉脫維亞語詞典》,該詞典的編纂耗時6年,也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是第一部拉脫維亞語漢語雙向互譯詞典,滿足了不同階段拉脫維亞漢語學習者和中國拉脫維亞語學習者的迫切需求。
致力促進對華友好
貝德高常說,中國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1998年,貝德高來到北京,擔任拉脫維亞駐華使館臨時代辦,負責使館籌建工作。兩年間,他作為拉脫維亞唯一在華的外交官,為中拉兩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旅游等領域合作奔波忙碌,被同行們稱為“全能型外交官”。2002年至2004年,貝德高還曾作為外國專家,在新華社工作兩年。在華工作期間,貝德高踏訪中國名勝古跡,了解中國歷史文化,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fā)生的巨變。
2019年,貝德高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以日記的形式撰寫的《我的中國故事》一書在拉脫維亞出版。全書記述了他在中國的工作經(jīng)歷和對中國文化的探索與感受,將他的中國情緣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該書也記述了拉脫維亞在中國建立大使館等重要歷史事件,生動記錄了中拉友好故事,成為研究兩國關系不可多得的文獻資料。正如他本人所言:“回溯我的人生波浪,可以使讀者了解我如何來到中國,我與她結(jié)下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不解之緣。我真誠希望,那些在中國工作過的拉脫維亞人能夠書寫他們自己的故事,講述這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國家所發(fā)生的快速而巨大的變化?!?/p>
《我的中國故事》受到拉脫維亞各界人士喜愛,被拉脫維亞國家圖書館和各大城市的數(shù)十家圖書館收藏,在拉脫維亞各主要書店熱銷,在讀者中反響強烈,不少讀者找貝德高教授面談或發(fā)郵件、打電話,表達閱讀本書的感受。有讀者說:“沒有其他任何著作記載過一位拉脫維亞人與中國人,特別是與中國老百姓如此深入而密切的交往?!?/p>
《我的中國故事》的中文版《我的中國日記》將在年內(nèi)出版,今明兩年將陸續(xù)推出俄文版和英文版。此外,貝德高還計劃撰寫《我與孔子學院的故事》《我在蘇聯(lián)時期學習漢語和教授漢語的故事》《我在拉脫維亞外交部的故事》等書。貝德高說:“我要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為拉脫維亞的漢語教學和中拉友誼作貢獻?!?/p>
雖然已過耄耋之年,貝德高仍時刻關注著中國,他說:“我十分贊賞中國政府的做法,一手抓防疫,一手促發(fā)展,這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政府實事求是的精神,以保促穩(wěn),穩(wěn)中求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闭劦街袊陌l(fā)展經(jīng)驗,貝德高感慨道:“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這就是中國成功的密碼?!?div class="hdvpvjplphdn" id="function_code_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