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中文的塞爾維亞姑娘:我的夢想是在中國當導演
自學中文的塞爾維亞姑娘
“我的夢想是留在中國當導演”
李夢瑤
在海外中文學習者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因家庭條件、學習環(huán)境等原因未能進入實體中文課堂,而是自己拓展學習途徑,通過影視作品、中文歌曲、網絡資源等開啟中文學習之路。
本版自今日起推出《自學中文記》系列報道,講述他們自學中文的故事,其中有遇到困難的堅持,也有勇于挑戰(zhàn)的感動。無論學習之路如何不同,學習者的艱辛與熱情都彼此無異。
——編 者
塞爾維亞姑娘葉蓮娜是一名“95后”。青春年少時,她追過瓊瑤的愛情劇和金庸的武俠劇,也用磁帶聽過中文歌。她有幾本厚厚的中文歌詞本,上面抄滿了周杰倫等歌手的歌?!澳菚r,我的家鄉(xiāng)網絡和智能手機還未普及,這些歌曲和電視劇就是我學中文的啟蒙老師?!?葉蓮娜說。
“武俠劇讓我愛上中文”
葉蓮娜永遠忘不了那個秋天的中午,父母圍著電視吃飯,她坐在一邊用遙控器換臺,突然換到了一部正在播出的中國武俠電視劇,12歲的葉蓮娜被故事情節(jié)吸引,對那部電視劇“一見鐘情”。她激動地問爸爸:“這是哪國的語言?為什么以前沒有聽到過?!卑职执穑骸斑@好像是中國的電視劇?!蹦菚r她就在心里對自己說:“?。≈袊?,中國!”
“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候會發(fā)生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但它們可能會決定我們的一生。2006年,我偶然間看了中國電視劇《風云雄霸天下》,這件小事卻改變了我的整個生活。從看這部電視劇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決心要學會中文?!比~蓮娜說。
即使時隔多年,葉蓮娜和筆者講起這部電視劇中的具體情節(jié),依然記憶清晰。除了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以外,該電視劇吸引葉蓮娜的還有其中的中國風插曲、中國風服裝以及中國建筑。“每周只更新兩集,而我每一天都心心念念地在等待。正是通過這部電視劇,讓我深深愛上了中國文化?!比~蓮娜說。
當《風云雄霸天下》播到最后一集時,葉蓮娜擔心因家鄉(xiāng)的有限條件今后再不能看到,特意買了磁帶把最后一集的聲音錄了下來,“那時的我著迷到每天都要拿著錄音機聽”。
很多人學習漢語可能會先學會 “你好”“謝謝”之類的問候語,而葉蓮娜最先認識的漢字是“雄霸天下”的“雄”,最先會寫的4個漢字也是“雄霸天下”。
不得不放棄的中文課
葉蓮娜來自于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家里的經濟條件不能支持她去上中文班。不滿足只聽錄音的葉蓮娜讓她的爸爸從諾維薩德買來了一本《現(xiàn)代漢語字典》,就此開啟了中文自學之門。
在學習的過程中,葉蓮娜發(fā)現(xiàn)漢語字典是按照拼音排序的,塞爾維亞語的發(fā)音跟中國拼音有些像,找到這個規(guī)律后,她很快學會了用字典,并在字典中找到了電視劇中常出現(xiàn)的漢字,“師兄”“劍”等是葉蓮娜最早接觸到的漢字。
時至今日,葉蓮娜已學中文多年,但她的漢語口語還是不那么流利?!安⒉皇俏抑形恼f得不好,而是我天生口吃,小時候甚至嚴重到一句話也說不完整,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全表達清楚想要表達的意思?!?/p>
在小學畢業(yè)前,葉蓮娜的小學老師推薦她到塞爾維亞的第二大城市上中文課,但是她只在那里上了兩節(jié)課就不得不放棄?!爱敃r中文班的同學多是成年人,有的還在上班,大家學習的時間很緊張,他們沒有耐心聽我把話講完?!眱晒?jié)課后,學校就通知葉蓮娜的家長把她接回家。
“雖然我很自卑,但從來沒想過放棄學習中文。當時我就在心里許愿——一定要到中國去看看?!比~蓮娜說。
看電視劇學發(fā)音
抱著這樣的決心,雖然沒有網絡資源、線下中文老師等學習途徑,葉蓮娜卻找到了新的中文學習“教材”——中文歌曲及電視劇光盤。如果說電視劇打開了她學中文的大門,那這些光盤則是葉蓮娜的中文發(fā)音老師。
葉蓮娜所在的村子有兩家中國商店,店內每天都會播放中國歌曲和電視劇的光盤。她便樂此不疲地去找店主借光盤,并將中文歌詞抄在筆記本上。就這樣,葉蓮娜學會了很多漢字。她告訴筆者:“這為我日后的中文學習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我的中文發(fā)音約八成是跟著光盤學會的?!?/p>
葉蓮娜抄歌詞的習慣一直持續(xù)到高中畢業(yè)來中國之前,共有厚厚的五大本,漢字也寫得越來越規(guī)范工整?!斑@是我學中文的見證,也是我的青春回憶?!比~蓮娜說。
葉蓮娜讀中學時,學校開設了漢語班。但那時的葉蓮娜已經可以用中文對話,學校里教的中文對她來說太簡單了,于是老師便為她準備了高級漢語學習材料。葉蓮娜開始自學更高階的漢語。
高中畢業(yè)前,葉蓮娜順利通過漢語水平考試,并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到北京語言大學讀本科。
2017年,葉蓮娜考入北京電影學院,開始讀研究生,她也是當時所在的班里的唯一一個外國人?!?8歲時,我就來到了北京。能在北京上學,我很自豪。希望未來能留在中國,夢想是成為一名導演?!?/p>
在葉蓮娜看來,影視作品是非常好的文化橋梁,希望自己能為跨文化交流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