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亞心之都——烏魯木齊》開課

(圖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
中國僑網(wǎng)5月20日電 據(jù)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5月16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亞心之都——烏魯木齊》開課,來自29個國家67812個登錄點的師生跟隨鏡頭前往“亞心之都”——烏魯木齊,欣賞烏魯木齊的風景,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
內(nèi)景老師令嬌首先介紹了烏魯木齊的歷史與基本概況,并解釋烏魯木齊被稱為“亞心之都”的原因,以及巴扎的含義。通過內(nèi)景老師的講解,學生們還了解了烏魯木齊的歷史文化、烏魯木齊城市名稱的演變以及新疆少數(shù)民族的飲食文化。學生們還與內(nèi)景老師一起完成了手工作品《烏魯木齊風光》。
外景老師司彥帶領(lǐng)大家來到“亞心之都”——烏魯木齊,在新疆大巴扎,學生們跟隨鏡頭感受了烏魯木齊的集市氛圍和獨特的異域風情。外景老師還特意邀請干果店老板孫振江為大家介紹了巴旦木、葡萄干等新疆特色干果。學生們還跟隨外景老師一起品嘗了新疆特色菜品,感受烏魯木齊的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