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中文學者:我叫梁允迪
中俄睦鄰友好合作20年人物故事丨俄羅斯中文學者:我叫梁允迪
如果你的愛好正好是你的職業(yè),那么你就可以享受工作,做一個幸福的人。如果不是,你會怎么辦?七年前,我們的主人公就遇到了同樣的難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成長故事。
莫斯科人季馬精通中文,普通話說得字正腔圓,最大的愛好是書法和茶道。當他遇到中國朋友時,他喜歡人們叫他梁允迪。
2014年是季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那年他25歲,畢業(yè)于一所俄羅斯法律名校、在法院工作了兩年多的他,那一年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辭職,再上一次大學。
季馬:(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我不是很喜歡法律。但是當時我真的不知道除了法律之外,我還可以學習什么。我當?shù)氖寝q護人,主要是處理一些的民法案子。開始工作之后,我才培養(yǎng)了對漢語的興趣??梢哉f,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未來的命運。
季馬母親:他的第一個專業(yè)是法律,他不喜歡這個職業(yè)。他表現(xiàn)出了對語言學習的興趣,漢語逐漸地吸引了他。對于我們來說,這甚至有點意外,漢字簡直就讓他著了迷。
為了學好漢語,季馬結交了許多莫斯科的中國朋友。他與其中一位關系最好,他們以兄妹相稱?!傲涸实稀边@個中文名字就是這位妹妹給他取的?!傲骸笔撬男眨霸实稀背鲎浴渡袝罚馑际恰罢\實地履行”。
季馬說,中文的一切都吸引他,不論是語音、語調(diào)、漢字,還是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許多人驚訝于季馬取得的進步,但是他們不知道,他癡迷漢語到了什么程度。
季馬:當時我們每天可能花了7個小時的時間學習漢語,所以如果我自己愿意花那么長時間,這個過程對我來說算不算枯燥?我想當然不是。
實在不可想象,如果沒有內(nèi)在的動力和興趣,比其他同學大6至7歲的季馬可以這么長期堅持下去。畢竟當他選擇重頭再來的時候,還承受著很大的家庭壓力,他有一個小孩需要撫養(yǎng)。
季馬:當時我當然意識到了這一點,我有一定的責任,對孩子的責任。所以說,如果重新學習的話,那至少應該保證給孩子的這些錢。當時我朋友有自己的一家公司,他賣的是狗糧,我在那做臨時工,主要是把狗糧送到他的客戶那里。上學兩年后,我已經(jīng)開始做翻譯工作了。
2018年,俄羅斯迎來了世界杯,季馬的人生也翻開了精彩的一頁。他參加漢語橋比賽獲獎,還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并順利獲得了去上海攻讀碩士的獎學金。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教師易福成表示:第一是好奇心,第二是對中國的興趣,沒有什么其他的理由,我覺得這是他主要的學習的動機。關于任何人學習的動機,有時候你沒法解釋你為什么喜歡它,但是你確切地知道,你確實很喜歡這個東西。
季馬:當時真的有點戰(zhàn)略性的思維,因為有個(讓)自己享受的專業(yè),我未來的生活可能會更順利,但是需要堅持一段時間。但是這個沒關系,可以堅持。(總臺記者 宋一平 納比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