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俄羅斯易福成:華文教育如何澆灌中俄“友誼之花”
【解說】作為莫斯科第一家孔子學院俄方院長,易福成見證了該院創(chuàng)建與成長的全過程。歷經(jīng)15年發(fā)展,2022年莫斯科孔子學院已有71個班、750人的規(guī)模。如今,孔子學院已成為俄羅斯社會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和當代社會的重要窗口。
9月8日,首屆蘭花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辦,易福成獲得友好使者獎。日前,易福成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講述華文教育在中俄兩國間發(fā)揮的獨特作用。從多年前在中文系求學,到后來成為漢學家、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語言學院東方學系主任、孔子學院院長,易福成表示,現(xiàn)代漢語研究是他開展華文研究的起點,深入學習中逐漸過渡到《道德經(jīng)》《論語》《孫子兵法》等著作。
【同期】俄羅斯?jié)h學家、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語言學院東方學系主任 易福成
(中國古文典籍)這些東西對我們,甚至日常的生活有很大的價值。同時(我)覺得古文和古代漢語,所謂的古代漢語它不僅是古代的,它也是現(xiàn)代的,是漢語書面語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之所以把這些東西灌輸給俄羅斯的學生,漢語課程逐漸變得比較豐富,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包括了古文、文言文、現(xiàn)代漢語、語言理論等等。這也是從我的導師郭錫良先生學到的東西,還有其他(北京大學中文系)的老先生們,他們對漢語研究,他們的水平,他們的態(tài)度真的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解說】中俄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易福成認為,華文教育既是兩國人民相互了解的關鍵,也在促進兩國關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同期】俄羅斯?jié)h學家、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語言學院東方學系主任 易福成
中國和俄羅斯關系非常好,所以各方面都有合作,人文合作、經(jīng)濟合作和其他方面的合作。所以目前跟以往比較起來,中文普及得非常廣,基本上在中學、大學,比如經(jīng)濟大學、經(jīng)濟類學校、科技類學校都已經(jīng)有了漢語課程。我覺得兩國的人民在各個層次上最關鍵的是能夠溝通,而溝通是靠什么呢?其實溝通靠語言。所以我覺得學習語言這是第一個最重要的步驟。
【解說】由易福成主編的《漢語自學手冊》等教材在俄羅斯被廣泛采用,深受俄羅斯?jié)h語教師和漢語學習者好評。俄羅斯在華文教材編寫方面強調(diào)系統(tǒng)性,漢語教學也對學生提供了系統(tǒng)性訓練。
【同期】俄羅斯?jié)h學家、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語言學院東方學系主任 易福成
一般來說,中國人介紹漢語的一些特點的時候,會說漢字有字形、字音、字義,這三者必須得學好,在(華文)教材里面我們基本上是要落實這些觀點。所以我們可能是開始的(學習)比較難,但是以后從長遠的角度來講,這些能夠保證他肯定能學好。
【解說】作為俄羅斯華文教育的重要參與者。易福成認為,“中俄關系世代友好”是俄羅斯華文教育發(fā)展的基石。在兩國人文交流合作領域,通過加深對彼此歷史文化、發(fā)展道路、教育教學方面的認識,深化華文在拓寬公眾職業(yè)選擇道路上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才能更廣泛地激發(fā)俄羅斯華文教育的普及與發(fā)展。
王牧雨 崔白露 孫晨慧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