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媒體

華媒高層參訪南繁研究基地 了解熱帶農業(yè)高科技

2015年12月25日 08: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
字號:
華文媒體考察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樤骑w 攝
華文媒體考察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樤骑w 攝
    華文媒體參訪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亞雜交水稻育種及南繁試驗基地。 駱云飛 攝

  海南三亞是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也是熱帶高效農業(yè)大市。24日下午,參加“2015行走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華文媒體海南行”的10多位海外華文媒體高層人士,參訪海南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等地,了解熱帶農業(yè)的科研生產活動。

  據悉,“南繁”是指全國各省(市、區(qū))的農作物種子工作者,利用中國南端典型的熱帶氣候條件,于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5月,在海南島南部開展農作物種子加代、鑒定、繁育、制種等科研生產活動。近半個世紀以來,每年到南繁季節(jié),全國有29個省的800多家科研生產單位、高等院校、民營科技企業(yè)的農業(yè)專家、學者8000-10000人云集到海南省的三亞、樂東、陵水等市縣,開展南繁工作。

  “海南南繁基地,在加速農作物品種改良進程方面,具有全國絕無僅有的光溫資源優(yōu)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睋齺喪心戏笨茖W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柯用春介紹,一個新的農作物品種的選育一般需8-10代,在內地,冬季不能從事大田科研生產,一年只能完成一代,育種周期為8-10年,而在海南南繁基地,一年可以完成2-3代,同樣通過南繁進行新品種的鑒定、品種試驗、親本擴繁,也大大加快了優(yōu)良新品種推廣的步伐,這就是南繁的優(yōu)勢。此外,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的技術人員已跟印尼、柬埔寨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技術上有交流合作。

  聽完柯用春的介紹之后,海外華文媒體負責人紛紛稱贊“南繁”所取得的成績和三亞的熱帶農業(yè)發(fā)展?,F場,他們還品嘗了該基地生產的三個不同品種的哈密瓜,皮薄肉細,香味濃郁,大家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印尼《千島日報》社長林豪現場表示,希望通過媒體力量推動印尼跟海南在農業(yè)方面的合作。

  隨后,華文媒體負責人又來到了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亞雜交水稻育種及南繁試驗基地(下稱“中心”三亞基地)參訪。

  在基地門口,袁隆平先生題寫的“發(fā)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頗為醒目。為了解決中國的吃飯問題,袁隆平院士于60年代末率領科研人員來到了三亞開展雜交水稻的研究工作。

  陳秋香是“中心”三亞基地的“大管家”,他從初中畢業(yè)就開始追隨袁隆平做水稻種苗的培育科研工作。他向華文媒體回憶道,40多年前開始,袁隆平先生率領著這支水稻團隊在海島上艱苦地“開天辟地”。

  陳秋香說,早期的試驗基地是科研人員“吃住在農民家、燒柴上山自己砍、吃菜自己種”,更談不上科研條件。41年間,他都未回湖南老家過年?!懊看卧∑较壬饺齺喌幕?,都是卷起褲腿跟團隊一起下稻田做科研?!?/p>

  據悉,“中心”三亞基地在雜交水稻研究與發(fā)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迄今為止,該中心取得的80多項科研成果,育成的10多個不育系和100多個雜交水稻新組合,獲得的10多項國家獎勵、40多項省部級獎勵,都是與三亞基地的作用分不開的。(記者 張茜翼)

【編輯:范超】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