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西方戰(zhàn)略家腳下的慰安婦問題
中國僑網(wǎng)12月31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31日文章稱,日前,日韓就二戰(zhàn)期間日軍強征性奴(俗稱慰安婦)的罪行處理達成協(xié)議,除官方設(shè)立救助基金,更對日軍介入表示歉意。雖然這些重大讓步,距離韓國受害者要求法律責(zé)任相去甚遠,但韓國政府已感滿意,并承諾今后不再就此與日方糾纏。一旦韓國慰安婦問題退出當代史舞臺,受益最大的,當然是美國。
文章稱,說韓國慰安婦是華府重整日韓聯(lián)盟的踏腳石,一點不為過,在對慰安婦道歉的表演中,固然安倍有讓步,但其配合華府重整東北亞圍堵線,恢復(fù)昔日美國與日韓的安保體系,是其更重大的國安政策。
安倍盡量回避日本政府的責(zé)任,以對當事人撫慰為因應(yīng)。安倍此番改弦更張,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劍指大陸。安倍與李登輝都是東、西洋兼通,他們對各方情感均能神入,穿梭玩弄其間,即使外人清楚其動機,卻無法不受其影響。孰不知,安倍之讓步乃以強化右翼思想為更高指導(dǎo)原則。
分析指出,慰安婦被高舉,但制造性奴的軍事機制,卻因而恢復(fù),向來拒絕承認強征性奴的法西斯心態(tài),也更猖獗,不啻打著道歉旗幟,重振性奴制度的精神溫床。而這樣一個惡劣恐怖的陽謀,正是華府念茲在茲促成的,偏偏卻受慰安婦問題阻撓。諷刺的是,他們自稱自由聯(lián)盟。
這個對性奴問題用金錢消費與口惠安撫的所謂自由聯(lián)盟,能否如愿重振冷戰(zhàn)雄風(fēng),建立21世紀后現(xiàn)代圍堵線,讓殖民母國及其舊屬殖民地,建立起強大的東北亞理念共同體。
該文表示,華府雖然處理了日韓慰安婦問題,但還有平壤。而臺北充斥投機逢迎的買辦。兩者皆是變數(shù)。華府與東京要規(guī)訓(xùn)韓國、臺灣地區(qū),慰安婦只是他們最瞧不起的一顆踏腳石而已。(石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