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30度,在北極圈聽宇宙的心跳


極圈,想象起來總是遙不可及,即使已經(jīng)游歷三十多個國家,但前進北極圈這件事,卻一直靜靜地被列在我的旅游清單里,沒有付諸行動。直到那一天,真正踏上那片雪白大地,我才發(fā)現(xiàn)那難以觸及的美好已經(jīng)實現(xiàn)。
才剛迎來2016年的倫敦跨年煙火,我啟程來到了瑞典,從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轉(zhuǎn)機,不到兩小時就能進到位于北極圈內(nèi)的基律納(Kiruna)。
才下飛機,我來不及呼出的氣息已經(jīng)在鼻子內(nèi)結(jié)成霜狀,我瞧了一眼掛在停機坪外的溫度計,零下26攝氏度,我的極圈旅行開始了。
北緯68度追極光
極圈第一站踏進拉普蘭區(qū)(Lapland),所謂拉普蘭是一個跨國的地理區(qū)域名詞,指的是薩米人(Sami)居住的區(qū)域,橫跨挪威、瑞典、芬蘭北部以及俄羅斯科拉半島北部的北極圈地區(qū)。此時外頭正飄著雪,輕輕地落到地面上和厚達30公分的積雪融在一起,下午兩點半,已近天黑時分。
在瑞典的拉普蘭區(qū)域內(nèi)有座曾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城鎮(zhèn)基律納。由于基律納是個鐵礦城,目光所及,盡是層層的礦山、礦坑和載運鐵礦的鐵路。近幾年因為鐵礦開墾遇到瓶頸,瑞典政府決議將“整座城市”遷移,這個遷移計劃正在進行中。
臺灣旅游博客CC在瑞典和挪威邊境上的二戰(zhàn)紀念碑旁的雪地跳躍
跟著極圈攝影師Frank Lee驅(qū)車往北行,我來到阿比斯庫(Abisko),這里是北歐國家中晴天最多的極光觀測點,號稱“三天中有兩晚能看到極光”。那晚,溫度降至零下31攝氏度,我“很幸運地”遇到瑞典今年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
托訥湖美景
天空無云,繁星點點格外亮眼,正是欣賞極光的好時機。我和同行的旅伴跟當?shù)孛袼轆bisko Guesthouse借了保暖裝備,第一次穿上連身防水雪衣和雪靴,搭上民宿主人的雪上摩托車,在冰雪寒風中疾駛前往托訥湖邊(Tornetrask Lake)。
還來不及感受那天寒地凍,一抹淺綠色光亮從地平線暈染到整個夜空,霧狀光芒均勻散布,像是有人吹散了那道綠光。不久,那片悠悠淡淡的光芒開始舞動,在滿天星空中輕盈翻飛,就似柔軟的絲帶一會兒快一會兒慢飄動著,極光的色彩越發(fā)清晰。大伙兒還來不及架設(shè)好相機,就迎來了人生第一道極光。
在攝影師的專業(yè)指導下,每個人都順利捕捉到了極光畫面,伴著驚嘆聲和激動心情,我們在黑夜里與極光共舞,當綠光逐漸褪去,夜空恢復寂靜,靜到可以聽見自己踏進雪地里的腳步聲。
穿六條褲子到雪地健走
“今天有零下17攝氏度,很‘暖和’很適合到山區(qū)健走?!被蛟S到了極圈內(nèi),連對氣溫的忍受程度也會有驚人變化。我穿上所有保暖衣物,算一算竟然塞了六條褲子。從頭到腳把自己包得密不透風才放心地前往瑞典最小也是最古老的阿比斯庫國家公園(Abisko National Park)。
正值濃冬,眼前盡是潔白耀眼的銀色世界,腳下的道路已覆蓋冰雪,灌木的枝椏上托著雪花不見新芽,我漫步在這一片蕭瑟奇景中。沿途可以看到由薩米人所建造的傳統(tǒng)建筑,這種懸空的木頭小屋(Njalla)用來存放食物或值錢物品,懸空的設(shè)計是為了預防狼獾進入。博物館旁還有薩米人的尖頂帳篷,進入內(nèi)部可以升火取暖,這些原住民的生活足跡都被當?shù)卣暾乇Wo。
健走的路途中能看見典型的U型谷“拉普蘭之門”(The Gate of Lapland),這是冰河切割而成的奇景,據(jù)古老傳說,只有男性可以穿越這道神圣的縱谷,女性必須繞道而行。從健走步道也能遠望結(jié)冰的冰磧湖,兩者皆是瑞典極圈內(nèi)重要地標。
國家公園有條長達440公里的“國王之路”(瑞典文Kungsleden,英文為King’s Trail)十分熱門,這條徒步路線北起阿比斯庫、南至赫馬(Hemavan),途中還能登上海拔2117公尺的瑞典最高峰凱布納山(Kebnekaise),即使健行速度快,也需要花上一星期才能走完全程。
步行到國家公園內(nèi)的小峽谷邊,河谷已經(jīng)冰封,巖石鋪著皚皚白雪,水流在冰天雪地中結(jié)成冰柱,緊緊扣在山壁上,形成了類似冰瀑布的景觀,蕭瑟卻平靜,就似把時間也凝結(jié)了。我想我忘不了這一幅寧靜的北國美景。
與馴鹿同游二戰(zhàn)不凍港
跟著民宿的旅游團,從阿比斯庫向西走,駕車約一小時即可來到挪威。在這段路上,能看見許多二戰(zhàn)留下的痕跡。在瑞典和挪威邊境附近豎了一塊紀念碑,那是二戰(zhàn)時期德軍領(lǐng)地。當時俘虜在此地建造公路以供軍事運輸,在這里許多俘虜被槍殺,紀念碑訴說著這一段沉重歷史。
瑞典北極圈內(nèi)的馴鹿群
乘車前往下一站的路上巧遇野生馴鹿,成群地漫步在公路旁。因為馴鹿會怕人,因此游客可從車上拍照,不驚擾它們。
進到挪威境內(nèi)的峽灣邊上,有一片冰河融化的湖,即便放眼望去都是雪白山景,但這片湖水卻無雪無冰,與周邊雪山呈現(xiàn)截然不同的景觀。
行程的最后來到納爾維克小鎮(zhèn)(Narvik),挪威語的意為“狹窄的港灣”,因為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成為二戰(zhàn)十分重要的港口,也經(jīng)歷幾場重要的戰(zhàn)役。時至今日,僅有一萬多名居民的納爾維克每天仍然繁忙地進行著鐵礦砂的海運工作。
從市中心的酒吧(Sky Bar)可以一覽納爾維克全景,倚山而建的耶爾勒特滑雪中心(Narvik Fjellet Ski Centre)被五顏六色的小房子包圍,在銀白雪景之中點綴了鮮艷的色彩。
那一夜,極光再次在夜空中翩然起舞,就像感受著宇宙的心跳,人們都在瑞典極圈里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冰雪奇緣。(摘自英國《華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