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華文媒體

華媒老總談轉型發(fā)展:要從骨子里轉變意識

2017年09月11日 16: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視頻:華文媒體福州論道 嘉賓探路創(chuàng)新融合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9月11日電 題:華媒老總談轉型發(fā)展:要從骨子里轉變意識

  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

  “我們今天的面包還剩一半,明天的牛奶在哪兒?”

  談到海外華文媒體未來發(fā)展,日本《東方新報》社長何毅云語氣急切,聲調也高了幾度。

  何毅云是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老朋友。從南京到福州,九屆論壇他沒有一次落下。本次參會,他說自己“帶著滿腦子的問題和思考”,希望和媒體同仁交流合作,探求未來發(fā)展之路。

9月10日,第九屆世界華文媒體論壇——媒體變局中的華文媒體創(chuàng)新分論壇在福州舉行。<a target='_blank' >中新社</a>記者 呂明 攝
9月10日,第九屆世界華文媒體論壇——媒體變局中的華文媒體創(chuàng)新分論壇在福州舉行。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華文媒體人曾經的自信和驕傲,現在還能持續(xù)下去嗎?”談及海外華文媒體的發(fā)展現狀,何毅云坦言,以互聯(lián)網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對傳統(tǒng)媒體產生了巨大沖擊,一些海外華文媒體缺乏應對之術,艱難維系報紙的日常業(yè)務,生存已是岌岌可危。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些華文媒體制作的信息就像石頭扔進了大海,連影子都找不著?!焙我阍普f,加之版權保護不規(guī)范,媒體付出心血生產的新聞常被惡意盜用,使得“真正的創(chuàng)作者沒有面包”。

  前路舉步維艱,一些媒體人打起了“退堂鼓”,而更多的華文媒體則謀求轉型發(fā)展。

  “雖然現在各種公眾號等社交媒體不斷涌現,但海外華文媒體切忌自亂陣腳,盲目從眾沒有出路?!痹诤我阍蒲壑校襟w轉型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轉變,而是要從骨子里轉變意識。

  “海外華文媒體轉型要對接中國發(fā)展的機遇。”何毅云說,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日益提升,外界渴望了解更多關于中國的信息。海外華文媒體融通中外,在此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

  “盡管中國的發(fā)展在國際上舉足輕重,但在國際輿論格局中,對中國的報道仍存在片面解讀,甚至刻意的歪曲?!焙我阍普f,客觀報道中國,介紹中國發(fā)展現狀,這既是華文媒體應該堅守的初心,也是現實發(fā)展的需要。

  他告訴記者,《東方新報》與國內主流媒體合作,挑選一些日本關注的中國新聞,將其翻譯成日語,精心加工制作后提供給日本的主流媒體。何毅云表示,此舉既提高了華文媒體的曝光度和點擊率,也能讓日本民眾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

  “要讓新聞在流通中實現價值”,何毅云說,做媒體不能只當“義工”,只有產生了經濟效益,才能夠實現長久發(fā)展。

  “我們既要把中國的信息傳播出去,也要把中國國內的需要的信息帶進來”,何毅云說,媒體人天生“嗅覺”敏銳,要有意識地牽線搭橋,對接中國發(fā)展建設的需要。

  何毅云還表示,海外華文媒體轉型發(fā)展不能單打獨斗,要在合作中尋求共贏。他透露,《東方新報》目前已經與國務院僑辦“僑寶”客戶端達成合作協(xié)議,將合作開發(fā)“國別版”功能,他對此信心滿滿。

  “海外華文媒體好比支流,只有匯聚到江河中去,才能形成大勢,奔騰向海洋?!焙我阍普f,盡管形勢嚴峻,海外華文媒體只要做到連接海外、心系中國,及時轉變發(fā)展思路,依然能夠化危為機,贏得發(fā)展空間。(完)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