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海歸博士”:教學與科研幾乎成生活全部

自從4年前穿上軍裝,成為國防科技大學信息系統(tǒng)與管理學院的一名教員,“海歸博士”劉煜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忙”,教學與科研幾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雖然忙得不可開交,劉煜卻感到從未有過的充實和快樂。
2011年6月,27歲的劉煜完成人生中的一個華麗轉身:從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回國,經(jīng)特招入伍。他承擔《虛擬地理環(huán)境》等4門課程教學,同時受命前往北京參加某兵棋推演項目研制任務。他就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北京、長沙兩頭跑,教學科研兩不誤。
“你如此拼命,待遇一定不錯吧?”劉煜的同學以為他拿著高薪?!拔胰胛楹笙喈斢谝幻麪I職干部,工資與同級別教員一樣,并無特別之處。”對劉煜的回答,大家有些不相信,更不理解劉煜到底為了啥。“人生的價值和幸福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關鍵在于有一個能實現(xiàn)自己抱負的事業(yè)平臺?!眲㈧系莱鲂穆?。
2011年博士畢業(yè)時,劉煜面臨著多種選擇:導師希望他留校工作,多家公司向他拋出橄欖枝,國內兩所地方大學邀請他加盟,但劉煜選擇了國防科技大學,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劉煜的父親曾是一名軍人,在邊境自衛(wèi)還擊戰(zhàn)中榮立過戰(zhàn)功。受父親的教育和影響,劉煜從小對軍營充滿向往。在等待參軍手續(xù)報批期間,劉煜主動提出參與教研室的科研工作,系主任張茂軍教授交給他一個技術問題,劉煜二話沒說,連續(xù)奮戰(zhàn)一天一夜,提前“交卷”。此后,攻關任務一個接一個,劉煜都在短時間內提交了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就這樣,劉煜很快融入團隊,融入強軍事業(yè)中。
這幾年,除教學外,劉煜還主持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課題研究,主要負責“多相機互補智能聯(lián)動技術”和“超微光成像技術”攻關,在噪聲抑制和顏色恢復等方面實現(xiàn)了一系列核心技術突破,已申請獲得15項國家發(fā)明專利,登記軟件著作權4項。
別看現(xiàn)在攝像機十分普遍,但劉煜所在團隊研制的高清全景攝像機卻不一般,能實現(xiàn)360度實時成像。不用旋轉鏡頭,就能將周圍四面八方景物、人員全部攝錄,可以無死角地監(jiān)控周圍的整個空間,并具有高達2500萬像素的高清分辨率。該成果獲得全國發(fā)明展覽會金獎,是目前國際上成像最清晰、“頭腦最聰明”的全景成像系統(tǒng)。劉煜攻克的另一項技術是超微光成像技術。它的神奇之處在于:不使用任何光源,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環(huán)境中,讓攝像機拍攝出高清晰畫面。
入伍4年,劉煜何以能取得如此多的成果?因為他腦子里裝的全是工作,“周周5+2,天天白+黑”是劉煜的常態(tài)。劉煜忙到什么程度?所獲“最狠新郎獎”最能說明問題——
2012年6月,劉煜與相戀6年的女友準備舉辦婚禮,因太忙而不好意思請婚假,于是,與女友商定利用一個周末辦婚禮。當天婚禮儀式結束后,劉煜安頓好親友,又立即去主持學術活動,與專家探討技術交流與合作問題?;氐郊視r,已是凌晨兩點多。第二天劉煜又像往常一樣出現(xiàn)在實驗室。2012年年底,學院舉行總結表彰大會,有人提議,可以把氣氛搞得活躍一些,于是,這個“最狠新郎獎”就頒給了劉煜。(劉小兵 王握文 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