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海歸副教授“任性”拒絕核心期刊獲贊
新華網上海6月20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吳振東)復旦大學“70后”海歸副教授鄭磊這幾天“火”了。他與研究生合寫的一篇論文,被國內一家核心期刊約稿,不料在最后發(fā)表前,對方突然提出碩士生不能聯(lián)合署名,只能保留導師自己的名字。溝通未果后,鄭磊果斷做出了“不讓學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的決定。
鄭磊近日把這段“不公”遭遇發(fā)上了朋友圈,本來只想吐吐槽,表明一下態(tài)度,沒想到卻收獲了“個人有史以來最多的‘點贊’”。學生紛紛留言,“支持鄭老師決定”“心生溫暖,敬佩維護學生利益的導師”,一些教師也發(fā)聲稱“道德先于文章,做得對!”
記者20日致電鄭磊獲悉,這份期刊屬教育部“A類期刊”,也是國內人文社科領域核心期刊。今年3月,該刊向鄭磊發(fā)出約稿請求,經過幾輪修改,論文內容已無問題,但在最后發(fā)表前,對方卻提出要求:“碩士生不能聯(lián)合署名,只能留下老師的名字,除非學生是博士生?!?/p>
“即使讓碩士生作為第二署名也不行,這個規(guī)定我想不通,也是第一次遇到。”鄭磊表示,自己拒絕了將學生名字寫進論文“致謝”部分的建議,因為這是對學生成果的不尊重,面對學生,必須要問心無愧,面對學術,必須要堅持原則。
鄭磊說,在這篇論文寫作過程中,學生不是幫忙搜集整理資料那么簡單,而是緊密合作的關系,她在學術研究上也非常有潛力?!皩W生致力于研究,應該被鼓勵,學生時期能成功發(fā)表一篇有價值的論文,對激勵其學術發(fā)展,培養(yǎng)學術自信都意義深遠。如果不讓學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了。”鄭磊說。
鄭磊透露,自己留學期間,分別以獨立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多次發(fā)表期刊論文和國際會議論文,而其背后,是導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扶持?!霸谖要毩⑼瓿烧撐暮?,出于尊重和感謝,我想把導師名字也加上,但卻遭到她的拒絕,她告訴我,‘這是你的成果,我不能沾你的光,以后你也要這樣對待你的學生’?!编嵗诒硎荆@些師生合作的美好記憶,形成了自己對學術規(guī)范、學術道德的理解。
在復旦任教的7年里,鄭磊也與幾位學生合作發(fā)表過論文,一位曾被他指導的學生在本科期間就以第一署名和第二署名發(fā)表過三篇核心論文,在看到鄭磊朋友圈后,點贊稱:“‘中國好導師’指導學生不遺余力,打心眼里為遇到這么好的導師驕傲?!?/p>
朋友圈的隨性吐槽,卻引來一片共鳴,使鄭磊意識到這或許是國內論文發(fā)表環(huán)節(jié)中的普遍問題?!皩σ恍┢诳脑u估和考核不僅要看‘被引次數’,也要看‘作者職稱’,院士、教授的文章總體來說發(fā)起來會更容易,這種‘唯出身論’和論資排輩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會遏制年輕學者、學生的學術創(chuàng)新熱情?!编嵗谡f。
“支持鄭老師的正氣”“為上過您的課自豪”“對學生個體的尊重,也是對學術的尊重”……一夜之間,學生、教師、朋友在鄭磊的朋友圈里紛紛留言,并點了超過600個“贊”,一些朋友還特地推薦他去投其他同意保留學生署名的期刊。心生暖意的同時,鄭磊也希望個人的遭遇能引起更多教育界人士的反思。
“師生關系絕不該是利用和被利用的關系,大學教師必須把學術道德放在第一位,真正回歸教育者、引導者的本來角色?!编嵗谡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