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八劍客”合肥科技之城書寫傳奇
原標題:“哈佛八劍客”科技之城寫傳奇

研究方向:
·核磁共振原味檢測新技術(shù)新方法
·膜蛋白結(jié)構(gòu)與功能研究
·蛋白質(zhì)設(shè)計與生物制藥

研究方向:
·主要進行以激酶和表觀遺傳學為靶點的腫瘤藥物學/藥物基因組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通過藥物化學、化學生物學等研究方法發(fā)展新型小分子抑制劑和分子探針,開展與重大疾病特別是癌癥相關(guān)的分子機制研究以及新型診斷試劑的開發(fā)

研究方向:
·腫瘤分子生物學

研究方向:
·腫瘤藥物,高通量篩選

研究方向:
·解析核酸及藥物復合物的三維結(jié)構(gòu)
·研究分子間相互作用(藥物篩選)

研究方向:
·腫瘤動物模型研究影響腫瘤發(fā)展中的基因調(diào)控
·聯(lián)合用藥精準治療癌癥的研究
·高通量測序探尋導致癌癥的關(guān)鍵變異基因和耐藥的機制研究

研究方向:
·細胞對磁場和藥物等物理化學因素的響應機制,以及磁場在抗腫瘤中的潛在應用。
“從哈佛大學到合肥科學島,強磁場的吸引力無需衡量;從異域揚名到報效祖國,不計得失的人生續(xù)寫壯美的詩行?!?009年開始,在王俊峰的帶動下,8位哈佛大學博士后相繼歸國,扎根合肥?!肮鸢藙汀钡牡絹恚尯戏蔬@座科技之城再添一支科研“強軍”,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shè)添磚加瓦。
他們當初為何不遠萬里來到合肥?8年來,又書寫了怎樣的傳奇故事?面對記者的鏡頭,在這座美麗的合肥西郊小島上,他們這樣說……
“心之所往,身之所在”
“科學島的空氣中總是彌漫著一種淡淡的木香,它似乎無處不在,濃郁的綠蔭下,水紋清漪的蘆葦叢邊,大片草地上、爛漫花海里……” 作為第一個離開哈佛大學,來到合肥扎根科學島的帶頭人,王俊峰的初衷總是會成為人們最為好奇的地方,即便在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成為人們關(guān)注的焦點。
回憶起當年的一幕,王俊峰的腦海里,總是浮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后來我才知道,這是科學島獨特的味道?!睂τ诋敵醯呐e動,王俊峰用八個字作出回答——“心之所往,身之所在”。
“在2009年6月的一天,經(jīng)過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我第一次來到安徽合肥,來到這個水庫環(huán)繞的半島。”王俊峰說,當“科學島”三個紅色大字撲面而來時,他的心里充滿了好奇。
爾后,便是與時任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zhì)科學研究院領(lǐng)導的長談,談科研、談理想、描繪藍圖,“當時科學島正在建設(shè)國際一流的穩(wěn)態(tài)強磁場實驗裝置,其包含的核磁共振等實驗系統(tǒng),是生命科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shù)手段之一。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個嶄新的國家大科學裝置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只要你敢想,就有無數(shù)的可能?!?/p>
于是,當天下午,顧不上美國波士頓還是午夜,王俊峰給妻子打越洋電話,跟她描述著這個島,以及島上的人和物,聊科研計劃,聊愿景。盡管有些許猶豫,妻子最后選擇了同意。
“夫妻十余年,她太知道我心里渴望什么——渴望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做自己喜歡的科研工作??茖W島,就是我向往的,可以安安靜靜好好做科研的地方?!?/p>
于是,同年7月,王俊峰遞交了中科院“百人計劃”申報材料,妻子向上司遞交了辭職報告,8月,全家?guī)е藗€大行李箱,離開了美國波士頓的哈佛醫(yī)學院,來到科學島的中科院強磁場中心,正式開始了科學島的生活。
發(fā)出邀約,望更多人歸國效力
就這樣,歸國后的王俊峰一頭扎進了實驗室。他說,當時強磁場中心還處于第一個五年建設(shè)階段,科研大樓還沒完全建好,為了不耽誤科研工作,他的實驗室被安排在了一棟兩層高的小紅磚樓里。
隨后,儀器與設(shè)備一樣樣地訂購齊全,人員也一一到位。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忙碌而充實地過去。2010年與2011年,在強磁場中心與合肥研究院的支持下,500兆赫、600兆赫、850兆赫(這是當時全國最高場強的核磁設(shè)備)核磁設(shè)備陸續(xù)進場,整個實驗組開始忙碌地試運行,測試再測試,實驗室也搬到了新建成的實驗大樓。
與此同時,一個念頭一直縈繞在王俊峰的腦海中——這么好的科研平臺,如果有一個科研隊伍能夠互相搭配該有多好。王俊峰想到了之前在哈佛醫(yī)學院認識的一群青年科學家,他們分別從事著不同的研究方向,可是卻又都環(huán)環(huán)相扣。
然而,怎樣才能吸引他們歸國來到強磁場工作呢?在王俊峰看來,其實答案非常簡單,那就是真誠奮進的團隊、好的前景與好的平臺。
“大部分科研人員其實沒有那么復雜,他們考慮的無非就是可以好好做科研,在事業(yè)上有一番作為,后顧之憂無非是家的安頓,這些都解決了,他們十有八九都愿意回到自己的祖國?!?/p>
于是,王俊峰開始發(fā)出邀約。
“在這里,看到的和聽到的一樣好”
“因為王俊峰,我來這訪問,看到的和聽到的一樣好,所以我也回來了!”作為第二個放棄國外優(yōu)越生活來到合肥科學島加入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哈佛博士后,劉青松的回答幽默搞笑。
其實,劉青松是山東人,之前,合肥對他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我從來都沒有接觸過,也從來沒有想到,我會在合肥工作學習生活?!?/p>
2012年前,當劉青松決定加入科學島,來到合肥生活的時候,身邊幾乎都是反對的聲音,但是和研究院領(lǐng)導的一番談話,改變了他的初衷。
“當時研究院的領(lǐng)導找到我,表達了想讓我們留下的想法,并且給我講了科學島上很多科學家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聽了之后我熱血沸騰,當時就拍板決定留在合肥?!痹趧⑶嗨傻难劾铮幸蝗褐就篮系目蒲嘘犛堰h比物質(zhì)條件要重要,留在合肥科學島,他決定大干一場。
劉青松歸來時,又帶來了從南開大學本科時代起就與他牽手同行的妻子劉靜。隨后,張鈉也回來了,王文超、張欣夫婦也回來了。2013年11月,林文楚歸來。2016年,任濤加入。至此,“哈佛八劍客”齊聚科學島。
科研成果豐碩,書寫科學島傳奇
“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不能單打獨斗,需要一支由相關(guān)學科人才組成的團隊,形成規(guī)模優(yōu)勢?!眲⑶嗨山榻B,8個人的研究方向各有特色,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科研團隊。多年來,“哈佛八劍客”在科學島也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就在前不久,強磁場科學中心建成目前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基于癌癥激酶靶點的高通量細胞篩選庫。這一篩選庫的“締造者”正是劉青松、劉靜、王文超、任濤組成的藥物學團隊。中央電視臺將這一成果評價為“該細胞庫的建成,將為抗腫瘤新藥研發(fā)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的理想是,像控制慢性病一樣對癌癥進行控制?!眲⑶嗨烧f,團隊一直致力于創(chuàng)新靶向藥物研發(fā),就是希望將來有一天把癌癥變成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通過吃藥來控制病情,實現(xiàn)患者高質(zhì)量的帶瘤生存。
王俊峰課題組也與其他團隊合作,在趨磁細菌內(nèi)磁小體蛋白Mms6調(diào)控磁性納米材料形成機制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研究成果作為封面文章發(fā)表在材料科學著名雜志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2017,5,2888-2895)上。該工作對于揭示生物礦化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張欣課題組與其他團隊合作,在磁場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機制以及磁場聯(lián)合化療藥物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列進展。(黎靜/文 高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