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經濟科技

“這五年·我與中國”:“中國智造”讓我們更期待

2017年08月28日 16:06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五年前,從北京唱響的“中國夢”引起海內外中華兒女共鳴。五年來,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實踐,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從“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到“一帶一路”;從經濟轉型發(fā)展到反腐倡廉……中國的頭條新聞總能引發(fā)海外華僑華人的思考與感懷,僑胞們與祖(籍)國、家鄉(xiāng)呼吸相通、砥礪奮進。

  “這五年·我與中國”征文活動發(fā)起后,海內外僑界踴躍來稿,表達心聲。一篇篇優(yōu)秀征文陸續(xù)與大家見面,共同講述“我與中國的這五年”。

——編者按

“中國智造”讓我們對未來更加期待

孫逸揚

  我2015年來到加拿大,成為多倫多大學一名留學生。雖身處異鄉(xiāng),但我時時刻刻關注著祖國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而假期回家時看到身邊悄然發(fā)生的變化,更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國智造”帶來的意外欣喜與更大便利。

  那是2016年假期,我踏上了返鄉(xiāng)的旅途。一下飛機,便迎到了在等候已久的父母的笑臉和擁抱。早已饑腸轆轆的我,此刻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好好享受一頓大餐,讓家鄉(xiāng)的滋味慰藉歸心。于是,爸媽把我?guī)У搅艘患议T臉不大、但據說很有家鄉(xiāng)風味的小吃店。

  大快朵頤之后,老媽便開始準備結賬買單。這時我突然發(fā)現,連老媽這種平時對好多新生事物都不屑一顧的人,居然也能熟練地掏出手機使用支付寶或者是微信來“掃一掃”付款。我不禁對老媽刮目相看:“哇!原來中國大媽也都變得這么趕潮流了。”

  對于我的夸獎,老媽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這有什么奇怪的?現在不會用智能手機,感覺真的是寸步難行了。不僅是一些較大規(guī)模的商業(yè)中心,就連門口的燒烤攤、冰糕鋪、煎餅果子攤也都在用電子支付了。現在電子支付在中國大街小巷非常普遍,早就不再是什么潮流,而是變成了一種生活必需了。”

共享單車。(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共享單車。(作者供圖)

  聽著老媽絮絮叨叨,我卻感到很不以為然。不就是一個電子支付嘛,真的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了?不使用它,人們還不能生活了?

  而接下來假期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卻真的讓我“跌破眼鏡”。

  在小區(qū)樓下的小便利店,我買了一瓶碳酸飲料,售價2.8元。當我正在身上上下摸索著零錢的時候,戴著花鏡的老婆婆對我說:“小姑娘,沒有零錢就不要再找了??吹介T上貼的二維碼了沒有?掃一下付給我就可以了?!?/p>

  這么小額的費用也能掃碼支付?以后出門都不用帶零錢了!我心里這么想著,又仔細看了看,這位店主大概已經60多歲了,現在也開始采用電子支付的方式進行收付款。原來移動支付可不是年輕人的“專屬”,這著實讓我有些驚訝。

  這讓我回想起在異國求學生活的一個小插曲。有一次在學校里買早餐,就差幾美分零錢,我實在沒有,店員又找不開。結果我只好一早上都餓著,上課時肚子都咕咕叫呢。如果國外的電子支付也像中國這么普及,就不會發(fā)生這種尷尬事了。

  后來的幾天中,我更是全方位地感受到,電子支付在日常生活中已是無處不在地給人們提供服務了。和同學朋友們相約聚會,一大早起床,我掏出手機便可以網約一輛出租車。很快,車子就會準確按照定位的位置等著我。到了目的地后,我可以用手機支付車費。無論是聚餐、唱KTV、看電影,我和同學們都是用手機完成購票、付費的流程,而且使用一些APP,還可以享受到優(yōu)惠,或是對商家的產品和服務進行評價。

  我還發(fā)現,手機預約醫(yī)生、手機轉賬、手機購買火車票飛機票等幾乎一切與生活相關的服務,都可以使用電子支付完成?,F在人們完全可以只要攜帶一部手機,就可以便捷地生活。

  不久前,馬云先生在杭州開設了第一家無人售貨的超級市場,據說很快還要在全中國開設大量連鎖店,這無疑將電子支付的水平又提升到了一個更高層次。我們未來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呢?真讓人期待。

  當微信幾年前剛上線時,她的功能還僅只是一種新興的聊天工具。而發(fā)展到今天,它已經成為一種集交流、支付、信息查詢、社會資訊發(fā)布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媒介。與此同時,支付寶等軟件,也同樣已由單純的支付功能APP發(fā)展成為溝通交流、理財投資、生活服務的綜合平臺。

  隨著網絡技術和智能手機運用的進一步推廣,更多的中國智能因素必將更為廣泛地融入我們的生活。無現金時代正快步走來。我相信,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只會是更美好的時代。

  在中國生活了10年的德國“網紅”阿福,最近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寫了封信,強烈呼吁德國學習中國締造無現金社會的成功經驗?!爸袊笥岩恢痹趯W習德國的工業(yè)4.0,是時候德國人也該向中國學習點什么了?!眱赡昵伴_始,居住在上海的洋女婿阿福發(fā)現,在中國,無論打車還是交水電費,甚至在街邊買花給老婆,都可以靠手機解決。就連他60歲的丈母娘都可以熟練使用移動支付。

  媒體報道說,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高票入選“一帶一路”20國青年評選出的“中國新四大發(fā)明”。我不禁感慨:這不就是如今中國人的日常嗎?在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中,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為世界創(chuàng)造著未來。身為中國人,我也有一份驕傲:別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中國的月亮其實也很圓,甚至更圓。

  一枝一葉總關情,每一名留學海外的中國學生,無不為祖國取得的每一點成績而歡欣自豪。離開祖國的這短短幾年,即便從一個個小小的生活細節(jié)便能感覺到國家的發(fā)展變化與進步。中國品牌正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實現華麗轉身。

  世界是個共同體,只有交流、合作、學習、創(chuàng)新國家才能共同發(fā)展,人民才能共享幸福。作為留學海外的學子,我必將更加努力學習,爭取早日為祖國發(fā)展貢獻力量。我以祖國為傲,也希望家鄉(xiāng)有一天也會因我而有那么一點點不同。

  【作者孫逸揚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CSSA會友部高級執(zhí)委】

【責任編輯:張金杰】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經濟科技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