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老師走進北京門頭溝 幫山里娃告別“啞巴英語”

原標題:告別“聾子英語”“啞巴英語”,門頭溝把優(yōu)質教育資源送進山區(qū)--山里娃學英語有了洋教師
“我喜歡米歇爾老師,上她的課讓我有了更多的自信?!眲嗁e,門頭溝齋堂中學初二學生,昨天,這名13歲男孩略有些羞澀地說道。從這個學期開始,來自澳大利亞的英語教師米歇爾,為齋堂中學的88名孩子每周上一節(jié)英語口語課。這群身居大山的孩子,生平第一次有了外教老師。
昨天是米歇爾第三次到齋堂中學上課的日子。上午10點20分,記者來到初二(2)班,旁聽她的英語課。
“How are you doing?”米歇爾以一句熱情的問候作為開場白,不過沒得到幾名孩子的回應。大多數(shù)孩子低著頭笑,有的盯著書本,不好意思和老師對視。米歇爾面帶笑容,向課堂上的每一名孩子問好。
“山里孩子還是練得少,張不開嘴?!焙陀浾咭煌月牭凝S堂中學校長田穎低聲說,齋堂鎮(zhèn)距離門頭溝城區(qū)有四五十公里,地處深山,這兒的孩子過去從來沒有機會上外教的口語課,平時的聽說訓練也極少?!疤貏e是我們齋堂,平時說話口音就重,有人開玩笑,說我們的學生說英語都是齋堂味兒的?!?/p>
今年,門頭溝啟動“鄉(xiāng)村學校引進外教”項目。區(qū)教委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全區(qū)10所山區(qū)學校配備外籍教師。米歇爾正是其中之一,在澳大利亞她就是一名英語教師,有十多年的執(zhí)教經(jīng)驗。
看孩子們有些怯場,米歇爾隨機應變,把坐在前排的劉亞賓請到了臺上。劉亞賓穿了一雙別致的運動鞋,一只是藍色的,一只是紅色的。“為什么你的兩只鞋顏色不一樣?是早上急急忙忙穿錯了吧?”米歇爾老師用英語問他,同時配合著夸張的表情和手勢。臺下的孩子顯然看懂了這一幕,發(fā)出一陣會心的笑聲。
幾分鐘暖場后,學生們漸漸活躍起來。當天的英語會話主題是“TEAM”,17名孩子加上米歇爾,兩人一組,共分成9個組圍繞“TEAM”練習會話。米歇爾對每個小組進行點評,幾乎每個孩子都得到了她熱情洋溢的贊語。有的孩子抓耳撓腮說不出來,她用耳語悄悄提示,然后鼓勵孩子大聲用英語說出來。
和孩子們一起上課的還有初二(2)班的英語老師任全宇。她坐在課堂的最后一排,除了偶爾會給學生做一些提示,幾乎很少出聲?!皩τ谖覀儊碚f,這是很好的觀摩機會。米歇爾老師特別善于和學生互動交流,有時候還會請學生吃糖果、做游戲,這種活潑的教學方式,很受學生們的歡迎。這對我們以后的日常教學大有啟發(fā)?!?/p>
45分鐘的課程進行到一半兒,記者和校長田穎就被米歇爾老師請出了教室。理由是有我們在,孩子們放不開,拘束?!皠e說,這位外國老師上課還真挺認真,特別在意學生的課堂情緒。”田穎說。
從早9點到晚8點,米歇爾為全校5個班級的孩子上了7節(jié)口語課。其中初三的學生特別優(yōu)待,安排了兩節(jié)課程。她幽默、親和的教學方式,很快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就在上周,5個班級還為米歇爾制作了一期英語板報,學生親手繪制澳大利亞國旗,袋鼠、考拉等澳洲動物,為米歇爾送上溫馨的祝福語。
外教的到來,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同時也給齋堂中學的老師們除了一塊“心病”。從明年起,英語聽說測試將納入中考范圍。山里孩子普遍缺乏英語聽說訓練,多少年來都是“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無法和城區(qū)孩子抗衡,“有外教面對面指導,我相信孩子們很快會取得進步?!碧锓f說。
“鄉(xiāng)村學校引進外教”項目將在門頭溝區(qū)持續(xù)開展。在齋堂、清水等偏遠山區(qū)鎮(zhèn)中學,由外籍教師執(zhí)教的英語口語課將長期開設。政府購買服務,將優(yōu)質教育資源送到山區(qū),送到每一名孩子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