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經濟科技

熊丙奇:比爾蓋茨當選外籍院士 只有榮譽沒待遇

2017年11月30日 09:5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比爾蓋茨(中新社發(fā) 張浩 攝)
比爾蓋茨(中新社發(fā) 張浩 攝)

  原標題 蓋茨當選外籍院士 只有榮譽沒有待遇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2017年選舉產生的新院士名單日前公布,兩院外籍院士增選結果也同步產生。這次增選外籍院士,由于有比爾·蓋茨當選工程院外籍院士,因此引起輿論的關注。

  有網友好奇地打聽,外籍院士享受的待遇是什么?根據(jù)規(guī)定,外籍院士只有取得中國國籍,才享有院士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遴選、評審、管理外籍院士的做法,恰恰可以為院士制度改革提供借鑒,讓院士稱號回歸為學術榮譽。

  近年來,圍繞院士評審的爭議,都因院士頭銜利益化。一名學者當選院士后,就可能一直不退休,拿相應的津貼,享有相應的福利待遇。對此,輿論一直提出要建立院士退出、退休制度,也關注每次院士當選年齡。為回應輿論的關切,兩院宣布要建立院士退出和退休制度,同時也在推進院士年輕化。比如,這次兩院都公布了新增院士的年齡,據(jù)統(tǒng)計,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54.1歲,最小年齡46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占91.8%。

  但是,如果院士去利益化,院士頭銜只是榮譽,那么根本不必強調當選時的年齡。在國外,當選院士,就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和權利,有的甚至要繳納會費。

  我國遴選外籍院士也采取了這種方式,只關注其學術貢獻是否達到院士標準。輿論也不關注當選者年齡多大,有什么樣的身份。比爾·蓋茨這樣的全球首富,今年78歲的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約翰·霍普克羅夫特,他們當選院士并沒有多少輿論質疑。如果換成國內富豪、超過75歲者(國內評審年齡一般要求在65歲以下)當選院士,一定會遭遇質疑。

  改革院士評審制度,讓院士頭銜去利益化,這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院士制度對學者的激勵作用。近年來,我國對院士申報、評審作出了很大力度的改革,比如明確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原則上不作為院士候選人,也對當選院士提出了規(guī)范兼職等自律要求。但是,院士利益化的問題還是存在。

  我國中科院、工程院遴選外籍院士,對外籍院士實施的只有榮譽而無待遇的管理辦法,表明做到院士去利益化,只按學術頭銜、榮譽對待,完全沒有問題。外籍院士的評審方法,為我國院士制度改革提供了可行的改革思路。(熊丙奇)

【責任編輯:齊倩茹】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經濟科技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