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經(jīng)濟科技

網(wǎng)紅教練李卡德:非洲“富二代”的“北漂”生活

2018年01月04日 10:4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李卡德帶著孩子們進行足球訓練。
李卡德帶著孩子們進行足球訓練。

  原標題:一個非洲“富二代”的“北漂”生活

  近日,一則“非洲富二代北漂做足球教練”的視頻在網(wǎng)上走紅。視頻拍攝于北京,畫面中,一名黑人教練正在足球場地邊,指導一群中國孩子“動腦子”,“別太久跑”。拍攝者稱,視頻中的黑人教練來自蘇丹共和國,是當?shù)氐母欢?,而現(xiàn)在,他成為一名“北漂”,在北京做一名足球教練。

  1月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lián)系到這名網(wǎng)紅教練李卡德。李卡德說,從2011年來到北京后,他便一邊讀碩士一邊兼職做足球教練?,F(xiàn)在,他不僅是平谷區(qū)第八小學的足球教練,還是北京體育大學的一名在讀博士。

  問及“富二代”和“北漂”的雙重標簽,李卡德笑稱,在家鄉(xiāng)時,經(jīng)濟條件的確不錯,但來到北京后,做足球教練的事曾遭到家人反對,一度中斷對他的經(jīng)濟支持,這讓他經(jīng)歷了不少困難。

  非洲蘇丹共和國到中國的直線距離9100多公里,這是李卡德的家鄉(xiāng)和現(xiàn)在居住地的距離。

  2010年,李卡德離開蘇丹,來到中國。他的第一站是廣州。因為父親從事跨國家具生意,曾多次到廣州出差,李卡德也選擇先到這里,開始學習中文。不久,因為父親朋友的關系,李卡德北上到達武漢。短暫停留后,李卡德在2011年來到北京,并在北京理工大學攻讀碩士。北京成為他在中國的第三站,也是他目前在中國停留最久的一個城市。

  因為熱愛足球,以前接受過職業(yè)足球培訓,李卡德從2012年開始兼職做起了足球教練。每周末,他會到海淀公園教孩子們踢球。此前,有媒體報道李卡德每周薪水只有600元,李卡德表示,那只是最開始兼職時的工資。

  但他的“事業(yè)”并非一帆風順。李卡德對北青報記者稱,因為“又要讀書又要踢球”,父母擔心會分散注意力,而且家里提出希望他畢業(yè)后回家繼承生意的要求被拒絕后,李卡德一度失去了父母的經(jīng)濟支持。他認為,這讓他和其他“北漂”一族一樣,體會到困難。但好在,經(jīng)歷過一系列磨練后,現(xiàn)在的工作和生活都變得越來越好。

  畢業(yè)后,李卡德堅持自己對足球的熱愛,在平谷第八小學找到了一份足球教練的工作。同時,李卡德還申請了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訓練專業(yè)相關的博士學位。

  從北京體育大學到平谷八小,距離85公里左右。幾乎每天他都要往返于兩所學校之間,在聽課和教課、學生和老師的身份之間進行切換,這讓李卡德覺得忙碌又充實。

  兩年沒回蘇丹,李卡德也表達了對家里父母和兒時伙伴的想念。目前他和父母之間的關系已經(jīng)緩和,但不再依賴家里的經(jīng)濟支持。他說,以后會留在中國,“漢語學得這么好,到了其他國家就沒用了?!彼€說,會繼續(xù)教孩子們踢球。

  對話

  李卡德:現(xiàn)在薪水已經(jīng)翻了十多倍

  在北京生活近7年,李卡德在說話時已經(jīng)不自覺地會使用兒化音。李卡德稱,從來中國前一句“你好”都不會說,到現(xiàn)在毫無壓力地用中文教課,和他這幾年做足球教練的經(jīng)歷分不開。因為足球,他也收獲了許多朋友,和一群“小弟子”。

  認可“北漂”身份,自認經(jīng)歷了一些困難

  北青報:當時選擇從武漢來北京,出于什么考慮?

  李卡德:來之前我不太了解北京,只是覺得北京有很多好的大學,比如語言大學、清華、北大、理工大學等,而且在學習環(huán)境上要比其他城市好。所以在學習漢語、通過了HSK(漢語水平考試)之后,就申請到北京讀碩士。

  來了之后我覺得北京挺好,這個城市很適合我,而且可以踢球,可以去工體看北京中赫國安隊比賽,也交了很多朋友。

  北青報:在北京理工大學攻讀什么專業(yè)?

  李卡德:學設計。我以前在蘇丹讀本科時,學的就是設計專業(yè)。

  北青報:有網(wǎng)友形容你是從非洲來的“北漂”,你怎么看?

  李卡德:我是“北漂”。來北京生活,我和其他的“北漂”一族一樣,也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剛開始教足球的時候,家里不高興,就會控制一些資金的支持。那會兒(生活)也是比較困難的。家里人可能覺得我又要讀書又要踢球會分心,覺得是讓我來北京讀書的,不是讓我當教練的。

  熱愛足球,不顧家里反對做足球教練

  北青報:遭到家里反對,為什么還要做足球教練?

  李卡德:我從小就一直踢球,主要還是因為熱愛,而且我享受并且很喜歡去做這樣一個事兒。

  北青報:什么時候開始做足球教練?

  李卡德:來北京讀書之后就開始教足球,給孩子做培訓,剛開始的時候是600元一周。

  北青報:現(xiàn)在的收入情況有變化嗎?

  李卡德:現(xiàn)在在北京市平谷區(qū)專職教足球,薪水已經(jīng)翻了十多倍。

  北青報:作為外國人,一開始當足球教練時,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

  李卡德:剛開始,就是2012年兼職的時候主要是語言的困難,有些話可能他們聽不懂,而且足球也有很多專業(yè)術語,跟他們交流有難度,但是現(xiàn)在這些問題都不存在了。

  現(xiàn)在孩子們非常開心,都叫我“卡德教練”,我心里有他們,他們心里也有我,相處時像朋友一樣。而且俱樂部負責人、學校負責人、學生、家長都對我非常友善。

  北青報:當教練需要考取什么資格證嗎?

  李卡德:考了中國足協(xié)的教練證,和很多中國人一起參加考試的,但是還沒發(fā)下來。

  獲得家人理解,打算留在中國工作

  北青報:現(xiàn)在跟家人的關系如何?

  李卡德:現(xiàn)在好多了,父母也開始支持我做教練了。

  北青報:這兩年回過蘇丹嗎?

  李卡德:有兩年沒回家了,也會想在家里的父母、小時候的朋友。

  北青報:很多網(wǎng)友評價你是“富二代”。

  李卡德:只能說我在家的時候,家里條件還可以,生活過得挺好。

  北青報:蘇丹那邊有朋友在中國嗎?

  李卡德:也有很多人過來,有些朋友在做翻譯,也有做生意的,很多人在廣州。

  北青報:來北京之后,生活還習慣嗎?

  李卡德:在北京交了很多朋友,比在家里面還多,主要都是通過踢足球認識的。

  北青報:那你對未來有什么打算?

  李卡德:打算留在中國發(fā)展,如果去別的國家或者回國的話,漢語學得這么好也發(fā)揮不了作用了。而且我喜歡北京,喜歡中國,我希望一直留在這里。

  本組文/本報記者 郭琳琳

【責任編輯:張金杰】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經(jīng)濟科技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