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22年前被美國夫婦收養(yǎng) 中秋謝救助民警尋親
1994年春天,在天壇公園的一棵柏樹下,一個哭泣的小女孩被天壇公園派出所民警侯祥煒救助,送往兒童福利院,從此改變了她的人生。女孩6歲時,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yǎng)。22年后,她漂洋過海來感謝侯警官,并請求幫助她尋找親生父母。
9月15日中秋之夜,在北京新媒體集團聯(lián)手中國青年報社直播的“盧溝曉月”詩會上,菲菲與侯警官再次相逢,她用發(fā)自內心的朗誦傳遞著感恩之心,發(fā)出真情的呼喚:“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兒?”
柏樹下的回憶
侯祥煒回憶:“那是22年前的春天,那天我值班,接到一個中學生報警,說在天壇南門的一棵柏樹下有一個哭泣的女嬰。我們趕到現(xiàn)場后,看見一個小女孩兒,剛會走路,還不會說話,右手裹著厚厚的白布。打開一看,是嚴重的燙傷。于是,趕緊將孩子送往天壇醫(yī)院。在孩子接受治療的十幾個小時中,我們一直守候在病房外……”
做完手術后,侯祥煒把她帶到派出所,安置在女民警宿舍里。小女孩很乖,不哭不鬧。民警還專門把自己孩子的玩具、衣服和零食帶給女孩。3天后,侯祥煒將孩子送到北京市兒童福利院。從此,她有了自己的名字:曹昊菲。就這樣,她在福利院和其他的孩子們一起,度過了6年時光。
直到2000年8月,一對美國夫婦來到福利院,看到了聰明伶俐的菲菲,決定把她帶回美國。從此,在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菲菲有了屬于自己的家。勤奮懂事的菲菲很快就融入了這個家庭,并且成為學校的優(yōu)等生。她的一個又一個進步給美國父母不斷帶來驚喜。
柏樹下的感恩
特殊的人生經歷讓菲菲學會了感恩,從15歲那年第一次回到中國開始,她每一個暑假都要回到兒童福利院做志愿者,因為她小時候,曾經被很多志愿者叔叔阿姨們照顧。她從心底里感謝所有幫助過她的人,當然,最特殊的那個人,就是侯祥煒。
今年5月,菲菲專程來到天壇公園派出所,找到了恩人侯祥煒。當四目相視的那一刻,淚水從菲菲的眼中涌出,因為她知道,是眼前這位頭發(fā)花白的警官給了她第二次生命。當侯祥煒看到當年那個楚楚可憐的小女孩已經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他沒有想到,22年前的一個小小的善舉,換來了這份漂洋過海的感激。當菲菲爸爸知道了中國警察為菲菲所做的一切時,向侯祥煒深深鞠了一躬。
柏樹下的期待
對于菲菲來說,雖然她在美國有一個幸福的家,但是,她卻渴望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菲菲說:“我并不生他們的氣,也不感到沮喪。當年他們一定是迫不得已才作出這樣的決定,這對他們來說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同時,菲菲也請求侯警官幫助她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侯祥煒看著菲菲期待的目光,他在心底默默下定決心,一定要竭盡全力,幫助菲菲尋找親生父母,圓她與家人團圓的夢想。
菲菲深知她的“根”在中國,因此她努力學習中文,學習中國的文化。她與中國的小伙伴一起,創(chuàng)建了香水品牌“我”,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
樸實善良的侯祥煒通過北京電視臺和北京時間App,發(fā)出尋親啟事,希望能夠幫助菲菲早日找到親生父母。
(北京時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