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wǎng)僑務

“做中南文化交流的橋梁”(學海泛舟)

2024-02-29 08:5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大字
小字

  “做中南文化交流的橋梁”(學海泛舟)

  ——我在南非做人類學田野調(diào)查

  朱鵬飛

  幾年前,朱鵬飛作為聯(lián)合培養(yǎng)碩士在南非開普敦大學非洲研究中心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訪學和研究,用人類學的田野調(diào)查方法進行海外實地調(diào)研,并因此與南非人類學結下緣分。后來,在中央民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朱鵬飛再次申請了赴南非的留學項目,并且順利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的獎學金資助,前往開普敦大學進行人類學研究。

  在南非課堂開拓視野

  南非開普敦大學人類學系由英國人類學家阿爾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于1922年建立。2022年是開普敦大學人類學系建系100周年,百年來,其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在非洲乃至世界都居于領先水平。我的研究議題是后種族隔離時期的身份認同與族群政治,重點考察南非的邊緣族群和社會底層群體,需要綜合運用政治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的理論知識。

  我在國內(nèi)多接觸中國和西方的理論,在使用這些理論分析南非當下問題時不夠切合。對此,開普敦大學人類學系的教授們給了我很多指導和建議,例如讓我多閱讀和了解南非以及非洲本土學者的理論著作、參加學術交流和田野實踐等。開普敦大學人類學系每周舉辦一次學術講座研討會,我得以有機會和來自南非以及世界各地的學者交流,這大大擴展了我的理論視野,加深了我對不同議題的理解。不過,真正讓我在學術上走向成熟的,則是田野調(diào)查。

  在田野實踐中文化互動

  不同于文獻研究,人類學的田野調(diào)查是通過置身其中、觀察和深入訪談來獲取尚未被書寫的知識,它不是簡單的你問我答,而是一場有效互動的訪談,包含不少門道。比如訪談期間如何應對突發(fā)情況、怎樣更好地共情訪談者、如何對不同訪談者有效發(fā)問等。這些能力無法在課堂上言傳,只能讓我們在田野中領會。

  我的研究方法屬于多點民族志田野調(diào)查,在開普敦選擇三個不同類型的田野點。傳統(tǒng)的人類學田野點一般是以村落或社區(qū)為單位的靜態(tài)空間,現(xiàn)在田野點也可以是當?shù)匕l(fā)生的動態(tài)事件。進入并融入每一個田野點,背后需要巨大的時間和情感投入。比如為了獲得訪談機會,我需要先進行大量的鋪墊工作得到對方信任,每條訪談內(nèi)容寫到紙上或許只有兩三行,但實際上需要我長時間的駐扎、頻繁到訪,盡量讓自己和當?shù)厝巳跒橐惑w。

  我的田野對象主要是當?shù)刎毟F群體,除了日常對他們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幫助外,我還嘗試通過自己在開普敦的人脈進行資源整合,為我所在的田野點社區(qū)搭建了一個合作項目:去年6月,在我的牽線搭橋下,一家當?shù)厝A人文化教育公司和社區(qū)的一個非政府組織建立了一項海外實習志愿者服務項目。來自中國的大學生不僅將辦公軟件操作技能、工作報表統(tǒng)計知識帶給了當?shù)厣鐓^(qū),而且為社區(qū)人員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截至去年底,已經(jīng)有兩批實習生通過該項目來到開普敦,他們住在社區(qū)進行半個月到兩個月不等的社區(qū)服務工作。這是令我感到欣慰和自豪的一項田野成就。

  還有一次,我在田野調(diào)查中認識了當?shù)氐目埔辽H?,他們喜歡詩歌,我為其中一位科伊桑人創(chuàng)作了一首中國格律詩,稱贊他為復興民族文化所做的努力與貢獻,我也借此機緣向他介紹了中國古詩的一些格式和韻律等知識,他們饒有興味。

  除了在自己的田野點進行長期觀察與訪談之外,我還喜歡趁假期自駕旅行。這樣不僅可以領略南非美麗的自然風光,還可以在更大空間范圍感受當?shù)夭煌娜宋木坝^,更加真實、鮮活地理解南非的多元文化與社會變遷。除此之外,我還力求擴大自己的田野訪談廣度,希望能從更大角度反觀我的田野案例。我不僅訪談過南非的憲法之父奧比·薩克斯等傳奇人物,也訪談過淪落街頭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通過與各類群體的訪談,我更加立體地認識了南非社會。

  兩年的田野經(jīng)歷使我深刻體會到一個道理:田野調(diào)查這種研究方式不僅僅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的問答,更是人與人之間的文化互動;研究者不僅通過當?shù)厝苏J識了當?shù)匚幕?,當?shù)厝艘餐ㄟ^我認識了更加鮮活的中國文化。

  以學術增進中南人文交流

  在課堂和田野調(diào)查之外,留學期間我還積極參加了許多國際學術會議、民間文化交流活動。比如我曾在2022年7月參加一場由南非北開普省政府舉辦的“藝術與精神健康”主題研討會,當時我以中國書法為例向南非朋友講解了書法中獨特的藝術美學,現(xiàn)場觀眾好奇滿滿,他們提了不少問題。此外,我還參加了幾次由國內(nèi)高校舉辦的學術會議,向國內(nèi)學者分享了我在南非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為中南之間文化交流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我相信隨著更多學子走到海外,中外文化交流會走向人與人之間更深的互動。在南非的生活、學習經(jīng)歷讓我對這里的社會和文化有了更深認識,我愿意以學術作為志業(yè),做中南文化交流的橋梁,為持續(xù)增進兩國人文交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博士研究生,開普敦大學人類學系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生)

【責任編輯:惠小東】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友情鏈接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