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愛心學校教師周萍:10年教育人生傳播大愛
教育是一份愛的事業(yè),在愛心學校工作的老師更是需要極大得的愛心和耐心,有一位在市愛心學校從事教育10年的老師,她用自己的堅毅和愛心詮釋了教師的含義,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周萍老師,去看看她與愛心學校那些孩子們的故事。
2006年9月,文昌市有了一所愛心學校,在這所特殊而又充滿愛的校園里,有一群極其渴望得到愛的孩子。在這樣的背景下,21歲的周萍懷揣著一張分配通知單來到了市愛心學校,開始了她的教學生涯。從此,她便扎根在此,10年如一日,為了這些需要被愛的學生的成長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2008年9月,周萍擔任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馮瓊堯是從清瀾轉(zhuǎn)來插班生,因為家庭的變故,她身邊只有一個跟她相依為命年邁的奶奶,剛來時她成績不理想,性格孤僻,不與同學接觸,甚至有了輟學的想法。后來,在周萍的關(guān)心和幫助下,她留下來了,直到現(xiàn)在,馮瓊堯一直是班上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
從陌生到熟悉,看到馮瓊堯的健康成長,周萍心里也倍感欣慰。其實,在周萍帶的這個班級體里,還有很多是來自于不幸家庭中的孩子,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有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障礙。10年來,周萍堅持把愛心、耐心、細心、信心、恒心“五心”相結(jié)合,從教孩子洗衣、疊被,再到培養(yǎng)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她把自己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這群可愛的孩子。
周萍的角色不僅僅是老師,更是這些孩子的再生父母。從一年級到九年級,一帶就是9年。談及原因時,周萍表示是因為自己放不下身邊的孩子們,他們非常需要關(guān)心,需要教育,用周萍的話來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周萍是一名音樂老師,作為班主任的她,不僅要上好自己的課,還要對每個學生的各科成績嚴格把關(guān)。
領著孩子踏入小學的知識大門到小學畢業(yè),再踏入初中大門到即將初中畢業(yè),在周萍身上,不僅有付出,也有收獲。
記者手記:
“一支粉筆染雙鬢,三尺講臺度春秋。”,面對著這群家庭遭遇不幸的孩子,周萍謹記著文昌市愛心學校的創(chuàng)始人——李峰先生的一句話:代替家庭,奉獻愛心,教養(yǎng)并重,愛生如子。因此,在這十年的教育工作中,她以一顆細致的心,去培育每一位學生,以慈母般的愛,滋潤著每位孩子的心田。同時她也相信:只要一心為了學生,一心為了黨的教育事業(yè),不斷學習,科學管理,不斷創(chuàng)新,生命就會更加精彩。(記者:韓彩虹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