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專家建言江門僑捐學?!盎罨保嚎筛臑榉沁z館

2016年11月10日 15:28   來源:南方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廛溪學校已改成了僑捐學校再利用的展示館。
廛溪學校已改成了僑捐學校再利用的展示館。 南方日報記者 黃敘浩 攝

  在江門白沙鎮(zhèn)沖泮村委會,有間已有80多年歷史的僑捐學校——沖泮學校。

  1929年,陳氏宗族華僑和鄉(xiāng)親籌集資金,動工興建了謨翁陳公祠,一方面用以紀念先人,另一方面讓氏族子弟有個舒適的上學場所,這就是后來的沖泮學校。1991年停止辦學后,沖泮學校曾被用作村委會辦公場所,也被用作過老人活動中心,目前處于閑置狀態(tài)。

  “臺山僑捐學校的閑置,是隨著鄉(xiāng)村人口的減少和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這些學校已經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蔽逡卮髮W廣東僑鄉(xiāng)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張國雄認為,僑捐學校是隨著社會發(fā)展而閑置的,是必然的歷史趨勢。

  目前,像沖泮學校這樣的完全閑置僑捐學校,臺山還有55所。由于產權不明、捐建人不同意改變用途等原因,目前這些完全閑置的僑捐學校難以“變身”?!胺孔涌罩昧撕芸炀蛪?。”重修謨翁陳公祠籌備委員會召集人陳焯榮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閑置校舍保護也越來越難。

  南方日報記者 袁佩如 戴惠甜 黃敘浩

  農村校舍“活化”較難

  “謨翁陳公祠作為學校,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學生;作為祠堂,是陳氏宗族的紐帶。”陳焯榮覺得,修繕很有必要,但是在籌備重修的過程中,卻遇到一些疑問。

  據悉,謨翁陳公祠建設時,土地由當?shù)卮逦瘯峁A僑和鄉(xiāng)親捐錢捐物,由于當時土地管理意識不強,并沒有辦理土地使用證。

  “現(xiàn)在重修就很沒有底氣,別人的東西自己花錢來修,以后遇到問題怎么辦,會有顧慮?!标愳虡s說。沖泮學校目前多處墻壁出現(xiàn)裂縫,地面凹凸不平,課室堆滿雜物。

  臺山市教育局副局長吳振文介紹,當時僑捐校舍用地基本是由當?shù)卮逦瘯虼逍〗M提供的,沒有辦理土地使用證,因而學校撤并后出現(xiàn)了產權爭議。同時,大多數(shù)僑捐學校的資金來源復雜,多數(shù)不止一人捐建,有的由當?shù)卮迕駞⑴c共同出資興建,校舍資產的歸屬爭議較大。吳振文說,閑置學校要重新投入教育用途,需要走很多程序,涉及村、鎮(zhèn)統(tǒng)一規(guī)劃等多方面,有困難。

  此外,從2000年起,廣東省頒布規(guī)定,任何僑捐項目的變更,必須經過捐資人同意。據了解,目前,臺山個別獨資捐建的學校被撤并的旅外鄉(xiāng)親意見最大,對以前發(fā)動他捐辦學校、后來卻要撤校一事感到不滿。但是沒辦法,由于這些僑捐學校沒有生源,地理位置也比較偏,導致撤校。吳振文說,學校、村委會、鎮(zhèn)政府、教育部門等都做了很多工作安撫華僑情緒,大多數(shù)人也能理解,但也有些不同意改作非教育用途的,存在爭議。

  熱心人士“保育”有方

  僑捐學校環(huán)境不錯,閑置很可惜,實際上,社會各界一直在行動。

  在沖蔞鎮(zhèn)的啟育學校,臺山市敬修職校教師甄靜文和她的學生使用無人機對學校進行航拍,“我們希望以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這所學校,全方位地展示這所學校獨特的建筑美學?!?/p>

  “華僑捐建的學校,是僑鄉(xiāng)獨特的文化印記,值得一代代僑鄉(xiāng)人傳承。”一年多前,甄靜文帶領環(huán)境與藝術專業(yè)的學生成立了一個僑捐學校保育小組,對臺山的閑置僑捐學校進行測繪,然后交由廣告設計的學生制作成動畫,放在網上推廣,“帶動臺山的旅游和閑置學校的再利用。”她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保育小組的努力得到來自順德的收藏家郭鑑龍關注?,F(xiàn)在的啟育學校已經“變身”為郭鑑龍的私人工作室。校道兩邊種植了各種植物,一改雜草叢生的境況,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教學樓隨處可見各種古色古香的擺設,和學校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非常相稱。教務室里還有4張大長桌,桌上放置有紙筆和小擺飾。

  “將一間閑置的學校改造成為古典休閑的私人工作室,一點也不容易?!惫a龍說,為保留啟育學校原有的面貌,外墻建筑上不能作太大改動,唯有在設計方面動心思。他將自己收集回來的舊物品整理好擺放在合適的位置,一桌一椅,都蘊藏著他的巧思。在舊物品的襯托下,學校顯得更具歷史感。

  甄靜文看到原來空置的啟育學校變成了充滿文藝氣息的郭鑑龍工作室,甚是欣慰。目前,鄉(xiāng)村學校保育小組已經完成了對29所學校的測繪,他們準備將整理的資料提供給旅游部門,甄靜文希望能夠出版旅游手繪地圖,發(fā)掘旅游新亮點。

  另一支保育力量——海外臺山僑青組成的臺山僑青會則利用廛溪學校改建成僑捐學校再利用的展示館。僑青會會長葉仕杰介紹,僑青會計劃每月舉辦主題活動,利用音樂會、藝術展等,展示僑捐學校的特色??上驳氖?,僑青會正在與敬修學院的保育小組對接,共同將保育小組的“活化”方案推向市場,讓更多資本和力量參與到閑置僑捐學校的再利用事業(yè)上來。

  專家

  引導華僑華人捐資設立僑鄉(xiāng)文化研究基金

  五邑大學廣東僑鄉(xiāng)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張國雄認為,分布在城鎮(zhèn)中心的閑置僑捐學校,由于其位置便利、周邊人口數(shù)量較多,其活化利用難度也相對較低。這類閑置校舍,大多能適應城鎮(zhèn)居民的生活、文化、娛樂需求,改造成為社區(qū)圖書館等文化場館,重新投入到教育、公益、文化等用途,實現(xiàn)其歷史價值。

  “閑置僑捐學校再利用的難點是如何把分布在農村地區(qū)的閑置校舍利用起來?!睆垏壑赋觯S著社會發(fā)展,農村人口減少,鄉(xiāng)村閑置校舍如何尋找出路,令人擔憂。

  結合江門建設華僑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的工作,張國雄建議,閑置僑捐學校的再利用,可從文化建設方面著手?!敖T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但目前正面臨著缺少展示場地的問題,如果能把閑置的校舍變?yōu)榉俏镔|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可助力江門的華僑文化建設。”據了解,目前江門已有白沙茅龍筆、羅氏柑普茶、新會魚燈、茶坑石雕制作、荷塘紗龍以及開平民歌等101項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同時,也要引導僑胞參與家鄉(xiāng)文化事業(yè)建設,讓僑胞的捐贈實現(xiàn)價值。

  張國雄認為,政府應做好建設規(guī)劃,與華僑華人做好信息對接?!氨热纾梢院腿A僑華人做好溝通,告訴他們,哪里需要捐贈什么功能的建筑,讓他們在進行捐贈時更心里有數(shù)?!?/p>

  五邑大學廣東僑鄉(xiāng)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石堅平則認為,除了做好信息對接外,政府還應充分了解華僑華人的需求,了解他們的捐贈目的。“有的華僑在捐贈的時候希望能留下一些實體建筑以作紀念,有的華僑希望自己的愛心能幫助更多的人,政府應傾聽他們的需求,為他們的捐贈做好相應的指導并給出建議?!?/p>

  此外,石堅平希望,政府能引導海外華僑華人轉變觀念,多引導他們參與僑鄉(xiāng)的文化事業(yè)建設?!澳壳?,華僑華人捐資設立文化研究基金已在海外形成趨勢。但在國內,這類捐贈還是比較少見的。海外華僑華人參與僑鄉(xiāng)的文化事業(yè)建設,可捐資設立僑鄉(xiāng)文化研究基金,在一些文化研究成果中,如論文和學術著作中,可突出資助者的名字,以表彰其貢獻。這樣,僑胞的捐贈就顯得更有意義和價值了?!笔瘓云秸f。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