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夫妻”銀杏樹 為浙江雪竇寺披上“黃金甲”

風(fēng)起葉落,漫山金色,兩株千年古銀杏,把雪竇寺里裝點成了一年中最浪漫的時刻。
最近幾天,百余游客慕名而來,在樹下懷古憶昔,感慨歲月悠悠。這兩株古銀杏來頭可不小,1997年評為寧波十大古樹名木,后來還被列入“百株中華人文古樹”名錄。
本周,就是這兩株“夫妻銀杏樹”滿樹金黃的時期,千萬別辜負(fù)這番美景,因為錯過了你就得再等上一年。
建造靈隱寺、六和塔的高僧
在此栽下千年古樹
入春,古銀杏翠浪起伏,令人心空朗朗,秋深,滿樹黃葉,絢爛無比,這也是雪竇山秋天的一個標(biāo)識。
昨天,雪竇寺相關(guān)負(fù)責(zé)人告訴記者,舊時,奉化一帶民眾,對于雪竇禪寺有一種自豪的傳頌:“雪竇寺,有三寶,唐梅、晉柏、漢白果?!闭f的是溪口雪竇寺內(nèi),有一株唐朝的梅花樹,一棵晉朝的柏樹,一對漢朝的白果 (銀杏)樹。
如今,“三寶”之中只有彌勒殿前的兩棵“夫妻銀杏”,一雌一雄,相依相偎。左側(cè)是雄樹,其胸圍520厘米,樹高24米,冠幅22.5米;右側(cè)的雌銀杏,胸圍352厘米,高22米,冠幅18米,人工同期栽種,為雪竇寺乃至浙東大地上的一大奇觀。
古樹究竟有多少年,這里還有個小插曲。
1956年,郭沫若游覽雪竇寺,僧人在樹前說那是“漢白果”。郭沫若一番瞻仰,感慨不已:漢代大樹,誠不虛也!
一時間,眾人以為古樹生于漢代,如此算來,它們就有2000年的樹齡??墒聦嵅⒎侨绱恕?/p>
早些年,園林專家對古樹做了一次年代認(rèn)定,根據(jù)樹身大小,認(rèn)為“漢白果”所說的“漢”,應(yīng)是唐代之后五代時期的“漢”,即“后漢”。這一說法因與雪竇寺的人文歷史相符而得到公認(rèn)。這樣算來,兩棵古樹的樹齡實為1000余年。
而說起兩棵樹的種植者——唐末五代高僧延壽大師,來頭更是不小。延壽大師俗姓王,字沖元,年輕時曾在浙江余杭任吳越國軍需官, 因惹怒吳越王,辭官出家。公元934年,他投明州翠巖禪師,師父賜名延壽。
知道他真名的寥寥,而你肯定知道杭州的靈隱寺、六和塔,就是在延壽大師的主持下重建而成的。
雪竇寺前身為建于千丈巖瀑布口的瀑布院,唐會昌元年(公元841年)才移建到今天的地址,并開始勃興。
公元960年,延壽大師應(yīng)吳越王錢俶去杭州之前,在大殿前對稱地種下兩棵有著“中國菩提樹”之稱的銀杏樹。
古銀杏歷經(jīng)千年磨難
期待下一個春天
這對“夫妻銀杏”,飽閱千年雪竇寺屢遭劫難、五毀五建之滄桑,仿佛是雪竇山上兩位修行已久、淡定自在的禪宗大師……
枝干虬曲蒼勁,纏滿了歲月的皺紋。如今雌樹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伸展出一個悲愴的造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側(cè)的雄樹,茂盛的樹葉還在風(fēng)中搖曳,滿樹明黃,在風(fēng)中微微顫動,襯得藍(lán)天也變得鮮活生動起來。
奉化綠化辦的胡主任告訴記者,奉化地方政府和雪竇寺僧,一直致力于古樹的保護(hù)與搶救。事實上,這兩棵古樹也曾遭遇滅頂之災(zāi)。
1956年的特大臺風(fēng),差點讓這兩棵古樹遭遇滅頂之災(zāi),好多枝椏被吹斷了。1997年,古樹還出現(xiàn)過掉葉枯萎等病兆,奉化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搶救古樹,措施類似于外科手術(shù)———樹干的空心部分被剖肚去腐,用硫磺合劑涂層消毒殺菌,再用水泥封閉。撬掉樹根底下造殿施工留存的水泥層,并用表土培根保護(hù)。新的鋪面石板之間留出根系生長所需的縫隙,斬除老死病根,對根系全面施藥治蟲。次年春天,經(jīng)過手術(shù)的古樹,枝繁葉茂。
去年1月,雄樹樹體偏冠(樹體有些傾斜),為了保護(hù)古樹,綠化部門對兩棵古銀杏的樹體進(jìn)行了支撐加固,雄樹的一側(cè)枝椏,僅靠著2根鋼管支撐著它的身軀,而雌樹因為結(jié)果太多,對部分枝椏進(jìn)行加固處理。到了今年冬季,他們還會給樹干用石灰、硫磺刷白,防凍之外,也能防病蟲害。
又一陣秋風(fēng)起,紛紛揚(yáng)揚(yáng),一地金黃。古樹無言,蒼老的枝干伸向初冬的碧空,期待著又一個春天。
通訊員 夏亦薊 嚴(yán)世君 本報記者 鄒洪珊 吳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