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多功能的潮州民間故事

2016年12月08日 14:23   來源:潮州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湘子橋的傳說》中的湘子橋
《湘子橋的傳說》中的湘子橋

  潮州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勞動人民世世代代所創(chuàng)造、所傳播的口頭文學作品(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諺語)即民間文學,是極其豐富的。它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寶庫中極為珍貴的財富的一部分。早在1949年以前,許多熱心民間文學的先輩,已在這片土地上動手開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文化部門也開展過搜集和整理活動,收獲也不小,但真正形成“淘金”熱潮,那是1976年以后的事。而像這次動員、組織了一批人力對全市范圍內的民間文學做如此廣泛、深入的普查、采集、整理,按照科學性、全面性整理編撰成集,則是空前的。因為它,第一,數(shù)量可觀。這次搜集到的,經(jīng)整理編入資料本的就有五百多個故事。第二,題材多樣。人、神、鬼、動物、植物以及自然界的山、水、石頭等都成了民間故事的主人翁。第三,體裁齊全。按照《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工作手冊》中故事分類共三大類,即:神話,包括:圖騰神話、祖先神話、動植物神話、文化起源神話、神和神性英雄神話等;傳說,包括:人物傳說、史事傳說、名勝古跡傳說、土特產傳說、民間工藝傳說、風俗傳說等;故事,包括:幻想故事、動物故事、生活故事、機智人物故事、寓言、笑話等。這三大類在本卷中得到了相當充分的反映。這是一筆值得潮州人民驕傲的文化遺產,是一份與歷史文化名城極為相稱的精神財富。說它是一筆文化遺產、一份精神財富,那是因為它具有許多功能。潮州民間故事的多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幾方面。

  第一,表現(xiàn)在它的認識作用。

  高爾基說過,俄國的民歌就是俄國的一部歷史。我們說,《廣東民間故事全書·潮州卷》是一部最真實、最形象、最生動、最豐富的潮州歷史。譬如,你想知道唐代的潮州是什么樣子,你讀了《韓愈在潮州》的傳說,就可以了解到當時潮州的水災嚴重,韓江常發(fā)洪水,還有韓江里的鱷魚,常吃人吃家畜,百姓苦不堪言。又如,你讀了傳說《三家巷》和《普同塔》,就可以知道外族的入侵是什么滋味:元兵和清兵都屠殺三天,前者幾乎全城被殺,僅剩三家人,所以才有條小巷叫三家巷;后者全城被殺十幾萬人,尸骨就埋在普同塔下面。你問,潮州人民是這樣軟弱可欺嗎?不!《陳吊王的傳說》就會告訴你,畬家軍將領陳吊眼是如何帶領畬族和漢族兄弟同元兵浴血奮戰(zhàn)的?!秴侵宜≡旆础窌嬖V你,被逼得沒有活路可走的百姓是怎樣起來同清朝統(tǒng)治者開展斗爭的。教科書鞭辟入里地為我們闡述了封建社會是個吃人社會的理論。出生在新社會的人,對此沒有切身的體會,但只要一讀《司命帝君》和《九軍十二徒》的故事,你就會明白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是如何剝奪許多男女真摯、純潔的愛情,直至奪去他們生存的權利。一個關于風水的傳說《黃龍獻爪》,講述了一個老先生夢想未來子孫能出人頭地,竟不惜游說自己的兒媳婦回娘家自殺,以此來達到目的。聽了這個在現(xiàn)在看來十足荒誕的傳說,能不使你感到驚心動魄嗎?至于潮州歷代的統(tǒng)治階級是如何殘酷地欺壓百姓,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我們也可在潮州民間故事中找到生動形象的答案。除了幫助我們提高對封建社會的認識外,在幫助我們對“史前史的認識方面,民間文學具有特殊的價值”(《民間文學手冊》)。

  有一個《牛從天上來到農家》的故事,講的就是人類開初的事。王母娘娘不甘寂寞,用泥巴捏出了人類,可是人類沒法吃飽肚子。玉皇大帝就命大力士將軍到凡間傳達他的意旨,讓人類的吃飯改為三日一餐。大力士將軍在傳達時,偷偷把三日一餐改為一日三餐,玉皇得知后,一怒之下,便把大力士將軍貶到人間當牛,幫人類犁田。這個故事當然也是民間口頭創(chuàng)造的,但是透過荒誕的情節(jié),我們可以了解到當人類正處在孩提時代時,由于原始的生產方式等原因,農業(yè)生產力低下,人們溫飽無法解決,只好用縮食的辦法維持生存。直到后來,“農業(yè)與畜牧的結合,才有了使用畜力從事農耕的習俗,牛、馬,驢、騾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便成為農用動力。從人力轉入畜力是農業(yè)發(fā)展的巨大改革”(《中國民俗學》),農業(yè)的發(fā)展,才使人類基本生活得以改善。再如:畬族由來的傳說,“雖不屬正史,但透過它,仍可以窺見古代人民的思想意識和當時的社會風貌”(《民間文學手冊》)。

  第二,表現(xiàn)在它的教誨的作用。

  恩格斯曾經(jīng)指出:“民間故事書還有這樣的使命:同圣經(jīng)一樣培養(yǎng)他的道德感,使他認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權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氣,喚起他對祖國的愛?!边@就非常概括地指出,民間故事的教育作用。同一個人,韓愈分明是唐代元和十四年因諫迎佛骨,才被皇帝貶到潮州當刺史的,可是人民口頭創(chuàng)造的韓愈的形象就與朝廷的看法迥然有異。同樣是潮州的知府,一個叫林鑒成,一個叫吳鈞。前者因為是貪官,在關于他的傳說里,甚至把發(fā)生在不同朝代、不同人的壞事都湊到他身上,加以嘲諷和鞭撻,最后還在《畫龍點睛》的故事里,讓龍把他翻下海里淹死;而后者因為在治洪水方面做出些好事,人民便在關于他的傳說中,把他神化了:他投江祭水,一江洪水果然乖乖退下去,保全了潮州城。

  同樣是關于秀才的傳說或故事,林大欽這個秀才,在人民群眾的傳說中,無一不是把他的才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可是在《廣濟城樓牌匾的傳說》中,秀才們卻被譏諷得無地自容。同樣是講勞動人民自己的故事,《泥塑師傅吳潘強》中的吳潘強則是一個身懷絕技,備受群眾愛戴的泥塑師傅;可是有個箍桶師傅的故事《秀才與木匠》,木匠師傅卻是一個貪心、愚昧的人,最后還讓他吃了自己種下的惡果。從以上這些傳說和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到人民群眾“喜歡什么、厭惡什么;熱愛什么、憎恨什么;支持什么、反對什么;贊揚什么、貶斥什么”(《民間文學手冊》)都是非常具體的。聽了這些故事,你能不在它們極為鮮明的立場和態(tài)度中,受到思想的啟迪,從而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誨嗎?有一部分民間故事,從外表看,它似乎或多或少是帶有封建的、迷信的東西,但是我們必須知道:“人民口頭創(chuàng)作在教化的潛力,往往不是我們腦子一時能完全測度得盡的。”(鐘敬文《民間文學論集》)由于歷史上的種種原因,勞動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它的題旨可以是直言不諱、一針見血表達出來;但往往更多的是聲東擊西的、婉轉的、含蓄的。譬如:許多關于神的傳說,乍看講的是人與神或神與神的糾葛,但實際上卻是講人民與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講統(tǒng)治者之間的矛盾。又譬如:許多關于擇“風水”的傳說,“不管這種傳說中仍然有著什么樣的古老魔法巫術觀念,但它整個顯示出來的意義,卻是從熱愛鄉(xiāng)土出發(fā)的愛國主義精神?!?《民間文學概論》)

  第三,表現(xiàn)在它的實用作用。

  潮州市磷溪鎮(zhèn)有個傳說《農會的歌謠》,說的是解放戰(zhàn)爭期間,農會活動十分活躍。鄉(xiāng)紳老大很惱火,便編了歌謠偷偷貼出來諷刺農會;農會沒有抓他,也同樣編了歌謠貼出來揭露他的罪惡。結果鄉(xiāng)紳老大害怕了,再也不敢搗蛋了。這個傳說,實際上就非常具體地道出了民間文學的實用作用。用民間故事來宣傳群眾、組織群眾、鼓舞群眾,在戰(zhàn)爭時期是如此,在和平建設時期也是如此。在民間故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關于潮州山水、名勝、古跡、文物的傳說,譬如:《湘子橋的傳說》《百窯村的傳說》《金山古松》《西湖漁筏的傳說》《鳳凰塔與三元塔的傳說》《甘露寺出米》的傳說,等等。賈芝在《泰山民間故事大觀》一書序言中談到這方面時說:“讀者、旅游者和科學研究工作者三種人,都會感到這對他們是一本有益的書、別有風味的書。”他繼續(xù)說:“旅游家們希望更多地了解他們所游覽的山水名勝,愿意看到有關的歷史傳說?!苯裉欤覀儼l(fā)掘出一大批山水、名勝、古跡、文物的傳說,這對于發(fā)展潮州的旅游事業(yè),不是具有實際作用嗎?1986年,全國的名茶評比有一條規(guī)定,凡參加評比的名茶,都要有一個關于它的傳說。潮州鳳凰的單樅宋茶在這次的評比中以99.5的積分被評為第一名,宋茶能奪全國名茶桂冠,除了茶本身的優(yōu)越條件外,就因為它還有個令人難忘的傳說。這可謂是潮州民間故事最為實際的實用作用吧!

  第四,表現(xiàn)在它的娛樂作用。

  潮州除了田頭、樹下隨處有人講古外,鄉(xiāng)里普遍設有“閑間”“老人間”??梢哉f,那是專門供人講古、聽古的地方。講古聽古這對于減輕勞動的重壓,消除一天的疲勞確實是有作用的。例如:夏雨來的傳說以及許多短小精悍的笑話、寓言,有誰聽了,不是忍俊不禁捧腹大笑呢!《廣東民間故事全書·潮州卷》中的數(shù)量可觀的這類故事,就是從閑間、老人間那里直接搜集到的。他們當中的不少人本身就是故事的講述者或采錄者。所以,恩格斯在他的《德國的民間故事》一文中說:“民間故事書的使命是一個農民在做完艱苦的日間勞動,在晚上拖著疲乏的身子回來的時候,得到歡樂、振奮和慰藉,使他忘卻自己的勞累,把他貧瘠的田地變成馥郁的花園。民間故事書的使命是使一個手工者的作坊和一個疲憊不堪的學徒的樓頂小屋變成一個詩的世界和一個黃金的宮殿,而把他矯健的情人形容成美麗的公主。”這正好是給潮州的民間故事的娛樂功能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概括。

  第五,表現(xiàn)在它對作家文學的影響。

  潮州民間故事除了具有上述的功能外,它對潮州作家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烏丙安教授在他的《民間文學概論》一書中談到民間創(chuàng)作對作家書面文學的影響時說:“一般來說,各民族的民間創(chuàng)作,往往是專業(yè)藝術家取之不盡的寶庫和用之不竭的源泉。”古今中外的許多文學名著,有不少就是直接吸收民間故事做素材的。比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我國的《水滸》《三國演義》都是這樣。就潮州地區(qū)來說,潮劇《陳三五娘》、通俗小說《三春夢》、潮州歌冊《吳忠恕》等,難道不也是以民間傳說為素材創(chuàng)作出來嗎?可以這樣說,一部具有鮮明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文學作品,無一不是吸收了本民族、本地區(qū)的民間文學和民俗事象作乳汁而哺育出來的。潮州真正有志于文學事業(yè)的作家們,應該到民間去,吸取這取之不盡的源泉,努力去繼承和發(fā)展這份豐厚的文化遺產。可以預料,不久的將來,一批無愧于歷史文化名城的作家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將會在這片民間文學的沃土上孕育出來,我們期待著。

【編輯:金嘉龍】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