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歸僑艱苦創(chuàng)業(yè) 支持公益捐款超過700萬元
今年已80歲的黃玉香說起話來依然鏗鏘有力,舉手投足間盡顯女企業(yè)家的干練和睿智。
春節(jié)期間,黃玉香一家27口回到了文昌市東郊鎮(zhèn)港頭拜村的老家。黃玉香一家入選“全省文明家庭”后,鄰居們都豎起了大拇指,稱贊這個榮譽實至名歸。
熱心公益、孝老愛親,多年來黃玉香一家人的事跡和為人,已成為當?shù)厝藢W習的楷模。
上世紀70年代末,為了擺脫窘迫的經(jīng)濟困境,黃玉香從鄰居那里借來90元錢開始賣菜。有了一定積蓄后,又開起了雜貨鋪、承包椰子總廠。此后,黃玉香還創(chuàng)辦了海鮮館,為300多人解決了就業(yè)問題,成為省內(nèi)有名的餐飲企業(yè)。
經(jīng)濟條件改善了,在家庭中,黃玉香依然扮演著好女兒、好媳婦、好妻子、好母親、好奶奶的多重角色。
黃玉香和符和友成家后,把家里四位老人接到了一起生活。婆婆80多歲時,因患中風長期臥床不起,黃玉香日夜陪伴在婆婆身邊,把婆婆的生活起居安排得周到細致。母親96歲高齡時,黃玉香每天陪老人聊天,為老人按摩……
黃玉香有四個兒女,雖然都已成家多年但從不分家。在她的教導下,幾個孩子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取得較好的成就,且兒女聽話孝順,兄弟手足情深,妯娌互幫互助,一家和睦相處,成為遠近知名的楷模家庭。
黃玉香還是一個不忘回報社會的人。即便是在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時期,她也幫貧解困,投身于公益事業(yè)。
文昌市昌灑鎮(zhèn)北架村村民王團因意外受傷導致下肢癱瘓,對生活失去了信心。1994年6月,黃玉香家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專門托人從廣州購買輪椅給王團送去。和輪椅一起送到的,還有黃玉香給王團送的2000元生活費和600元書報費。此后,黃玉香發(fā)動家里每個月都給王團寄去100元生活費。王團把黃玉香親切地稱為黃媽媽,他說:“是黃媽媽給了我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他們一家人是我一輩子的恩人?!?/p>
建校舍、設(shè)立獎學金、參與各項抗災(zāi)救災(zāi)活動……多年來,黃玉香一家關(guān)心教育,積極參與幫貧助困,支持公益事業(yè),先后捐款已超過700萬元。她說:“如果以我們一家的能力,能讓更多人的生活有所改善,我們愿意把公益事業(yè)繼續(xù)做下去!”(本報文城2月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