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150件(套)明清珍品亮相海南 盡顯海絲繁盛光景

2017年03月27日 16:21   來源:海南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青花葉紋開光花卉紋雙耳帶蓋湯具。
青花葉紋開光花卉紋雙耳帶蓋湯具。

  青花紋飾間,外貿(mào)漸繁盛;琺瑯彩釉中,東西交融新潮起。

  3月23日,作為故宮博物院與省政府合作框架協(xié)議正式簽訂后的開篇之作——《對話: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在瓊海開幕。展覽從故宮博物院180萬件藏品中遴選出了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珍品150件(套),其中有10件一級品文物,據(jù)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館員鄭宏介紹,這樣的一級品比例在故宮的外展中并不多見。

  “揚帆遠播”“西風東漸”“交互參酌”分三部分的展覽將古老中國依靠海上絲綢之路所開啟的政經(jīng)參與、文化交流等更為真實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這些與“海上絲綢之路”緊密相關的文物與明清時期的宮廷文化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甚至對宮廷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

  數(shù)百年前,這些代表著當時最為時髦、先進的器物或許曾飄搖海上,途徑瓊州;數(shù)百年后,一場紫禁城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海南徐徐展開新一次的對話……

  40余件貿(mào)易瓷 再現(xiàn)繁忙商路

  如一片荷葉輕輕倒扣,清朝雍正年間由景德鎮(zhèn)燒制的這件青花葉紋開光花卉紋雙耳帶蓋湯具有著西式的造型卻繪著中國傳統(tǒng)的紋飾,據(jù)介紹,這件銷往國外的瓷器屬于來樣定燒。

  “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有一件相同器形的湯具,只不過那一件是粉彩,這一件是青花?!编嵑杲榻B。

  像這樣的貿(mào)易瓷還有不少,展品中的青花開光花卉松鹿圖盤即為一件頗具代表性的瓷器,盤壁滿繪開光紋飾,盤心繪鹿、松紋飾寓意長壽。其裝飾風格與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截獲的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號出水的中國瓷器相似,類似瓷器也都被統(tǒng)稱為“克拉克瓷”??死舜傻难b飾風格就是盤壁滿繪開光紋飾。

  當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截獲“克拉克”號后,將所載的瓷器等物品全部送去了阿姆斯特丹進行拍賣,獲得了震撼性收益。

  擺放在這件瓷盤旁邊的是造型玲瓏有致的藍地開光折枝花卉紋軍持。好似酒壺一樣的瓶子上,在壺嘴、壺口上加上了金屬造型的蓋。

  “軍持就是凈手器,但后來也逐漸變成了一般生活器具,它多是銷往東南亞地區(qū)?!编嵑暾f,為了防止器物口、流的殘缺和使用的方便,瓷器的主人對器物進行了一些裝飾性加工,在其口、流或執(zhí)柄等處鑲嵌上鏨刻花紋的金、銀、銅制裝飾,有的則在壺的口部加裝金屬蓋子,并在蓋與執(zhí)柄之間連接金屬鏈條,防止壺蓋掉落,實用與美觀相結(jié)合,具有異域風情。

  瓷器大國的精良出品讓外國人鐘意于“私人定制”。這40余件瓷器中就有幾件粉彩徽章紋盤,這里的徽章是荷蘭貴族范·斯賓與范·霍根多普家族的徽章組合,據(jù)推測,瓷盤可能是1785年范·斯賓男爵與其妻薩拉·喬安娜為慶祝銅婚紀念而定制的。

  寶藍色的展示臺上,色澤光鮮的各式各色瓷器被印襯得格外亮眼,珍貴的傳世瓷器呈現(xiàn)著當時瓷器制造工藝的最高水準的同時,也彰顯著內(nèi)斂不凡的大國風范。

乾隆款洋彩纏枝蓮紋開光墨彩詩句壁瓶。
乾隆款洋彩纏枝蓮紋開光墨彩詩句壁瓶。

  西方科技宮中盛行

  如果說“揚帆遠播”中的瓷器還是落腳在古舊之美上,那么“西風東漸”中有關現(xiàn)代科學的展品多會讓人感慨一條海上絲路究竟能為近代中國帶來多大的影響。

  “當時的西方傳教士以入華傳教為目的來到中國,帶來了科學技術,并引入宮廷,甚至直達帝王。”鄭宏說。

  康熙皇帝深受影響。傳教士直接翻譯或是指導宮廷中人編撰書籍?!队茢?shù)理精蘊》《幾何原本》《歷法西傳》……足以見得宮廷中的西洋科技“熱”。除了書籍,在傳教士的指導下,當時的康熙皇帝還命人制造了渾天儀等天文儀器,展出的一款渾天儀上面還留有當時的清欽天監(jiān)官員、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的名款。據(jù)了解,康熙帝本人會利用儀器實測,有時還會校正中國傳統(tǒng)天文測繪方法。

  除了熱愛科技,康熙帝也是西醫(yī)的擁躉。由于當時的中國民間風俗傳統(tǒng)難以接受西方醫(yī)學中的解剖學,因此西醫(yī)在當時并未能在民間普及開來??滴醯墼虿捎媒痣u納霜而治好了瘧疾而在宮中大力倡導西醫(yī),他還接受了“種痘”來預防天花??滴鯐r期出現(xiàn)了西醫(yī)傳入后的第一次高潮。

  展品中有兩瓶藥物——西洋纏果,其中一瓶被做成了膏狀保存,據(jù)了解,這瓶中的藥物仍是一代代傳世下來至今。除此之外,現(xiàn)代感十足的眼球模型都讓人感受到新興科技與知識的到來。

  宮中美器詮釋洋為中用

  明、清兩代各朝皇帝對西方科技、原材料等都頗感興趣,在引進學習和使用過程中,以宮廷造辦機構為主,先是對于西方的各種技術、工藝進行模仿,繼而洋為中用,推陳出新。

  兩只琺瑯壺——金胎嵌畫琺瑯執(zhí)壺和乾隆款畫琺瑯八棱開光山水花鳥圖提梁壺,以精良的畫琺瑯工藝勾勒出了具有西方味道的器形。特別是后者,樣式與今天常??梢钥吹降挠⑹较挛绮璨鑹睾苁窍嗨?。

金胎嵌畫琺瑯執(zhí)壺。
金胎嵌畫琺瑯執(zhí)壺。

  一旁展示柜中的乾隆款琺瑯彩仕女圖長方盒也是以西方工藝,在西式的器形上繪上了中國傳統(tǒng)的仕女圖。

  明宣德青花書阿拉伯文纏枝花卉紋無擋尊原本應是伊斯蘭教國家進行禮拜活動時的器具,后來在清代時被在其空擋中加了銅膽,使其變?yōu)榱丝梢圆寤ǖ幕ㄆ?。乾隆皇帝尤愛此件,以韓非語名之“無當尊”(無擋尊)。

  除了這些器物,第三部分還展示了由宮廷買辦專門購買的國外的金線、銀線。

  在展覽的結(jié)尾處,一面長340厘米、寬70厘米、高280厘米的清代紫檀嵌白檀心玻璃畫圍屏仿佛為全展作下隆重的句號。這幅屏風由5扇組成,可謂中西合璧:它外部是紫檀,內(nèi)部為白檀,精美的木雕中包裹著15幅內(nèi)繪玻璃畫,而畫是用油畫畫料所完成。

紫檀嵌白檀心玻璃畫圍屏。
紫檀嵌白檀心玻璃畫圍屏。

  這場展覽還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展廳設計,置身其中,滿滿的“故宮紅”溢出恢弘之勢,細節(jié)之處都飽含故宮景致。特別是最后一幅以投影方式呈現(xiàn)的倦勤齋通景畫富有新意,通景畫本就是3D畫法,配合著新的數(shù)字化手段,體現(xiàn)了故宮博物院在文物呈現(xiàn)手段上的日漸多元的同時,也讓身臨畫中的我們在一樓閣一草木中沉浸于這場與古昔今朝的對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圖\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