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一縣三魁”傳佳話 御賜“文昌”美名揚

2017年04月28日 11:22   來源:錢江晚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南宋時期,淳安東北一隅三個村莊:高坊、合洋、文昌,分別出了狀元方逢辰,榜眼黃蛻,探花何夢桂,“三賢”佳話頗多,今俯拾二則,以饗讀者。

  “文昌”原為南宋度宗帝御賜之名

  方逢辰(高坊人)、黃蛻(合洋人)、何夢桂(文昌人),三人均就讀于“石峽書院”,方逢辰與黃蛻同窗,何夢桂與他倆為同堂學友,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黃蛻科考中榜眼,時方逢辰未第,方逢辰寫了一幅“狀元留后舉,榜眼探先鋒”的對子道賀,黃蛻當即揮就一聯(lián)“欲與狀元留地位,先將榜眼破天荒”回贈,次科,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方逢辰先(方夢魁)在542名進士中獨占鰲頭,果真中頭名狀元,宋理宗將方夢魁賜改方逢辰。因而,一時傳美談;南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何夢桂廷試第三,考中探花。前后十年間,黃蛻、方逢辰、何夢桂分別考取榜眼、狀元、探花。度宗帝得知何夢桂與侄兒何景文同榜進士,而且何夢桂與黃蛻、方逢辰又是同堂就讀于“石峽書院”的學友,龍顏大悅,于是親筆御賜一聯(lián):“一門登兩第,百里足三元”,并賜改“富昌”為“文昌”。

  才情了得的“石峽三賢”,名至實歸

  淳安,歷史悠久,文脈深遠,加之鐘靈毓秀的人文環(huán)境、自然稟賦,孕育了三百二十余名進士,“一縣三魁”足以說明當時淳安的科舉盛況。

  有詩云:“龍山有靈氣,石峽出芝蘭”。“石峽三賢”在同堂就讀和回鄉(xiāng)省親時,也有諸多佳話。

  方逢辰在石峽書院讀書時,有次出書院散步,正巧遇到一位私塾先生,老先生知道方逢辰才華出眾,有心試探他的才學,便指了指旁邊的一座石拱橋,出了個上聯(lián):“推倒磊橋三塊石”。

  方逢辰思索一下,也指了指南面的群山,伸出兩個指頭作剪刀狀,說:“剪開出字兩座山”。

  老先生一聽,連連稱贊:“對得好,對得好,不愧是石峽書院的才子”。

  淳祐十年,方逢辰高中狀元,皇帝賜假三個月,讓他回鄉(xiāng)省親祭祖。正巧,同在石峽書院同堂讀書的榜眼黃蛻和探花何夢桂也在家鄉(xiāng)休假,于是,三人相約同去龍華寺游覽。

  三人來到禪房內(nèi),見四壁掛滿墨寶,三賢一時文思泉涌。何夢桂看到壁上有一幅白鶴圖,脫口說出上聯(lián):“白鶴過河,頭頂一輪紅日”。方逢辰對道:“青龍掛壁,身披萬點金星”。

  黃蛻看見一幅荷花,道出上聯(lián):“畫上荷花和尚畫”。方逢辰知道這是一副回文對,用諧音來讀,順讀倒讀都一樣,而且中間要夾帶同音字。他凝思片刻,一抬頭看見桌子上有本蘇東坡的字帖,不由靈機一動,笑答:“書臨漢貼翰林書”。這時,何夢桂想起少年時打桐子、拾桐子的歡娛情景,隨口吟出了一句上聯(lián):“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狈椒瓿铰犃?,一笑,說道:“丫頭吃鴨頭,鴨頭咸,丫頭嫌?!秉S蛻、何夢桂二人聽了,連連拍手稱贊:“狀元公才思敏捷,我等望塵莫及啊!”(章建勝)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