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泉州500年古店朱衙翻修 續(xù)寫“孝感動天”故事

2017年05月11日 15:50   來源:東南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

  東南網(wǎng)5月11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柳小玲 田米 通訊員 許月才 文/圖)泉州鯉城金龍街道古店社區(qū)的店頭街上,坐落著一座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古建筑——“古店朱衙”,明代泉州官員朱鑒的舊宅、祠堂。早在2001年,古店朱衙與泉州施瑯故宅等43處古跡,一并被泉州市政府批準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座古建筑,前年,店頭村的朱氏家族對朱衙進行一次大規(guī)模翻修。如今,古店朱衙已翻修好。這兩日,迎來了翻修后的隆重慶典。

  古厝破舊倒塌翻修 一磚一瓦皆原貌

  昨(5月10日)日上午,海都記者來到了店頭村,村里的男女老少均身穿紅衣裳,一臉喜慶,準備宴請來自泉州其他地區(qū)遠道而來的朱氏宗親。

  古店朱衙經(jīng)過修繕后大氣磅礴,又不失細致雕琢。據(jù)史書記載,古店朱衙系明代宗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前后,朱鑒回家所建,作為處理日常事務和會客場所。朱鑒去世后,子孫就把此處作為宗祠使用加以保護。

  “這是典型的閩南建筑,朱衙整條構(gòu)造為梁柱木結(jié)構(gòu),外墻以閩南特色紅磚石堆砌,占地約有200多平方米。正大門與照墻合為一體,未設前廳,又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風格?!?1歲的朱瑞昌老人介紹道,他是現(xiàn)古店朱衙的負責人。2001年,就是他牽頭向市政府申請將古店朱衙批準為泉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前年,因這座古建筑破舊倒塌,村里組織重新翻修,修建時,一磚一瓦都是保持原來的造型。

  “可惜了,現(xiàn)在所看到的古店朱衙是去年剛修建好的,衙門建筑規(guī)模只是當初的一小部分?!敝炖舷壬f,昔日的七落朱衙,因年久失修,部分逐漸被村民作為民宅,如今,只剩下前廳、天井和東廂房。

  與父同奉孝道 童時割股療父疾

  人人皆知,位于泉州西街的孝感巷,巷子得名,就是來源于原來立著的“孝感動天”牌坊。但大多數(shù)人不知的是,這還是紀念朱鑒之父朱則文孝順體弱多病母親的故事。

  相傳,明朝時期,朱則文一家就住在西街的一條小巷里,朱則文夫婦為了給母親看病,不惜將家里東西賣光治病,最終一貧如洗,靠借錢度日。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夫婦二人還瞞著母親,借來米煮飯給她吃,而他們每日只喝稀飯。朱則文夫婦二人的孝順美德,從此傳開。

  朱鑒生前,還自撰有“朱氏父母孝感志”一文,以勉子孫后裔,子孫就把“孝感傳芳”書寫門匾,緬懷先輩教誨。至今,朱衙內(nèi)的族裔族號仍為“孝感”。

  朱瑞昌介紹,作為兒子的朱鑒,也同樣奉行孝道,朱鑒年幼時,父親朱則文生了病,為了能治好朱則文的病,朱鑒割下身上的一塊肉,作為藥引,與中藥一起熬制,讓父親服下。

  如今,在修建的古店朱衙內(nèi)還能看到,內(nèi)厝的梁柱上寫著這樣一句話:“奉親療父孝感傳芳”,說的正是朱鑒的孝行。

  而在內(nèi)厝兩側(cè)的墻壁上,還鐫刻著當時皇帝御賜的“孝感動天”四字。

  為了表達對祖先朱鑒的尊敬,每年的冬至和正月十五,店頭村里的所有男丁,不管在外工作多忙,都會回家祭祖燒香,在祠堂內(nèi),設宴團聚。

【責任編輯:韓輝】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