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千帆競 南粵港口逞風流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綠野葳蕤,生機勃勃。
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世界的目光將再次聚焦北京,聚焦曾經(jīng)放飛亞太夢想的雁棲湖畔。人們期待這一開創(chuàng)性的歷史盛會,書寫世界各國攜手前進的歷史新篇。
作為中國的南大門,廣東自秦漢時期起就擁有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進出港口。在今年年初舉行的由南方日報社、廣東省文聯(lián)、廣東省文協(xié)、珠江文化研究會主辦的“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評選中,各地的古港遺風也讓觀眾沉醉其中。在湛江徐聞古港至今仍較完整地保存了千年前的八卦航標燈座遺址,在廣州黃埔古港也還能依稀看見當時繁盛的貿(mào)易往來……南粵古港雖歷經(jīng)歲月磨蝕,但風采依舊。而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鼓舞之下,廣東的新港口更是乘風而上,熠熠發(fā)光,再次成為新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進出港口。
廣州南沙港,往來航船汽笛長鳴,巨型集裝箱不停裝卸,無數(shù)商品從這里進出國門。在深圳,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xù)四年位居全球第三。從蛇口太子灣國際郵輪母港出發(fā),環(huán)游世界不再是夢想。
而從東莞出發(fā)的中歐列車,正在將廣東制造源源不斷地運往歐洲各個國家。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白云機場,根據(jù)發(fā)展目標,到2020年的客運量達8000萬人次,貨運量達250萬噸,至2030年客運量過億人次,貨運量超500萬噸。時移勢易,廣東與世界的聯(lián)系再也不是僅僅依靠海運,而發(fā)展出海陸空三位一體的高速連接方式。
匯聚力量齊發(fā)展,真誠合作換共贏。
南粵大地自古就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如今,從經(jīng)濟到人文,從官方到民間,從現(xiàn)實到未來,廣東繼續(xù)擔負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使命。共商、共建、共享,方能合作共贏。廣東的新港口正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以順勢而為的主動擔當,用全球化的思維,為打造綠色、健康、智力、和平的新絲綢之路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湛江徐聞古港(資料圖片)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而處在中國大陸最南邊的湛江徐聞古港,便是秦漢時期重要的出海港口?!稘h書·地理志》記載:“自曰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無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黃支之南,有已不程國,漢之繹使自此還矣?!蔽鳚h朝廷派出繹使率領的船隊,沿著民間貿(mào)易開發(fā)的海上航線,到達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印度東南海岸和斯里蘭卡等地。

茂名博賀古港(上圖為博賀古港開漁儀式,資料圖片)
茂名博賀古港有千年歷史,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博賀港早在南朝就開辟了海上航路,與廣州和海外來往通商。公元714年,唐朝在廣州設置“市舶司”(即海關(guān))管轄對外貿(mào)易,1518年廣州“市舶司”遷至電白區(qū)博賀港。當時,博賀港一度成為我國南方的主要對外貿(mào)易口岸。

黃埔古港(南方日報記者張由瓊 攝)
黃埔古港位于今廣州市海珠區(qū)新港東路琶洲街石基村。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自宋代以后,黃埔村長期在海外貿(mào)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時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 地處一小島。水邊地區(qū)叫“浦”。水中的陸地日“洲”,所以取村名為“凰洲”或“鳳浦”,后演變成為“黃埔”之名。清朝年間黃埔古港因仿古船瑞典“哥德堡號”來訪而重建?!案绲卤ぁ碧柹檀扇鸬鋿|印度公司于1783年建造,曾經(jīng)三次抵達廣州,航行海上絲綢之路。

汕頭樟林古港(南方日報記者張偉偉 攝)
汕頭清朝中葉的樟林古港與南宋時期的福建泉州港、元明時的漳州月港同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三個重要起源地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清代康、乾年間,樟林是廣東較大港口之一,是潮州紅頭船航泊的基地。北上滬、津、西至雷、瓊,南下可達安南、暹羅、馬來亞諸地。當時,潮州活動貿(mào)易的興起,使樟林迅速趨于繁榮,樟林的先輩,移居海外的也日益增多。

新港口 東莞中歐列車(南方日報記者孫俊杰 攝)
2016年4月14日下午,滿載著家電、家具、機械配件、通訊器材等產(chǎn)品的X8426次中歐鐵路集裝箱班列緩緩駛出東莞石龍站,一路北上,經(jīng)滿洲里鐵路口岸出境,途經(jīng)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等國家和地區(qū),預計19天后到達13000公里外的德國杜伊斯堡。這是目前國內(nèi)運距最長的中歐班列?!半p向班列”的開行不僅打通了珠三角地區(qū)貨物走出國門的通道,也暢通了一條境外貨物通往珠三角地區(qū)的環(huán)保通道。 2017年4月11日,新增中歐班列X8426從東莞石龍出發(fā),它將開往俄羅斯卡盧加州沃爾西諾。

深圳港口(南方日報記者魯力 攝)
2016年,深圳港口轉(zhuǎn)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xù)四年位居全球第三。其中太子灣郵輪母港建設完成后將成為華南地區(qū)唯一的集“海、陸、空、鐵”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國際郵輪母港。全球最大的郵輪可以在這里???,太子灣并將成為深圳通連香港、走向世界的“海上門戶”。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將成為現(xiàn)實。同時廣東還有珠海、佛山、潮汕揭等多個地市的機場,共同組建了強大的航空網(wǎng)絡。

航空港(資料圖片)
作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廣東的航空港建設不可謂不發(fā)達。白云機場作為國際航空樞紐,根據(jù)發(fā)展目標,到2020年的客運量達8000萬人次,貨運量達250萬噸,至2030年客運量過億人次,貨運量超500萬噸。而深圳機場也邁進“大航站區(qū)+雙跑道”時代,年旅客吞吐量由2010年的2671萬人次增至2015年的3972萬人次。

南沙港(南方日報記者梁文祥 攝)
截至2016年3月底南沙港區(qū)已開通65條國際航線增加了班輪密度,53條“穿梭巴士”集裝箱駁船支線已基本覆蓋珠三角港口群,15個無水港已將集貨斂貨體系輻射到泛珠領域,并積極推行國際AEO互認制度,建立了粵港跨境貨棧(超級中國干線)。隨著廣州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地處珠江入??诤椭榻侵拗行牡貛У哪仙掣蹍^(qū),將成為華南地區(qū)連接國際和國內(nèi)市場、全面參與國際經(jīng)濟競爭與合作的橋頭堡。
文:南方日報記者 王良玨 王瑾
統(tǒng)籌:秦文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