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懷舊的傳統(tǒng)小吃幫你喚醒老莆田清晨的味道

早餐,最能代表一個地方的特質(zhì)。美好的一天都是從早上開始的,因此早餐往往濃縮了一個地方特色餐飲的精髓。
早餐里,夾雜著媽媽的愛、濃濃的鄉(xiāng)愁、童年時的友情、少年時的愛戀,甚至還可以暖人心。而莆田的早餐可說是花樣百出,在我市去老字號吃早餐,那可是件正經(jīng)事。煎包、豆?jié){炒、春卷、海蠣餅、媽祖麥煎、金粿、石鍋芋丸、炒地瓜粉條等讓人垂涎欲滴。
傳統(tǒng)小吃的各種搭配,吃的就是一個古早懷舊味。特別是頗具莆田當?shù)靥厣男〕裕陙硎艿搅嗽絹碓綇V泛的關(guān)注。在南門老街市委鍋邊糊傍上了麥煎、煎粿,那滋味可遠非豆?jié){油條可比。
而幾十年前,城廂區(qū)十字街求生煎包店闖入了莆田人的生活中,如今深深地貼上了莆田老品牌的標簽,成了不可替代的味覺記憶。
食客喜歡求生煎包并不是沒有原因。從選材到制作,每一個過程都精益求精,即使現(xiàn)在小店已經(jīng)人氣旺盛,但他們也不懈怠。
莆田煎包,以其皮薄餡美、多滋多味而出名。據(jù)老一輩人的介紹,莆田小煎包制作歷史較長,早在20世紀20年代,莆田城內(nèi)游毓良開辦的“雙興煎包店”就十分有名,所制煎包供不應求。皮薄餡美,餡料用瘦肉丁、蝦仁米、香菇末、蘿卜絲、蔥花碎揉合而成,多滋多味。小煎包最大的特色就是“生煎”,而且是雙面煎,火候需要把握得非常準確,口感才能又脆又韌。十足的餡料加上筋道的薄皮,美味讓人流連忘返。

如今,這種煎包店非常普遍,幾乎各個鬧市都有,煎包店已然遍地開花。每天早上,對于老莆田人來說,去煎包店排隊買早餐成為一件必做的事。
一張長桌一個長凳,一碗海蠣餅,一碗扁食湯,簡單的搭配,味道十足。來到仙游拱橋頭海蠣餅店,只見一口直徑約一米、倒?jié)M油的大鍋里,正炸著剛剛放進的海蠣餅。這家有著30多年的歷史的店,已然成為很多仙游人獨特的早餐味覺記憶,店里的食譜很簡單,海蠣餅、春卷、扁食湯、豆腐湯,簡單的搭配,長久的回味,如今在我市有多家分店的老店頗受人歡迎。
記者品嘗了一份剛出爐的海蠣餅,外脆內(nèi)軟,香味十足,軟中還略帶嚼勁,中間夾著一團團香噴噴的海蠣和瘦肉吃起來也特別鮮美,要是能再沾點醬醋,那風味就更佳了!吃完海蠣餅,讓人齒頰留香。
在莆田,像這樣的老店還有很多。說起老莆田品牌的小吃早點,可能可以來上一整篇的繞口令,鍋邊、花生湯、春卷……最想像個莆田人的樣子,吃個熱湯熱面,那么去吃鹵面吧。
這不,縣巷街那撲面而來的風味小吃正誘惑著味蕾。在這座閩中小城里,煙火中氤氳的正是它的市井氣息。各種傳統(tǒng)小吃與民風歷史習俗息息相關(guān)。“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莆田人特別講究舌尖上的文化,用閑適的時光文火慢熬,蒸騰出生活的雅致與超脫,老莆田人的“味道”自然也就來了,這就是莆田早餐文化獨有的傳承。(朱建婷/文 楊怡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