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西湖的“釣魚臺”和“仙跡石”
原題:潮州西湖的“釣魚臺”和“仙跡石”
在(潮州)西湖湖心亭向南望去的數(shù)十步,有一座小亭、靠石臨水,亭的兩頭有小橋聯(lián)系。這小亭便是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年,進士唐伯元筑的“釣魚臺”又稱“垂的亭”。每當秋興方濃的時刻,藏身于釣魚臺之中。觀魚垂釣,頗饒風趣,人們把這個地方,算作西湖一景,名為“釣魚秋色”。臺上有題詩:“山勢依臺曲折成,斷橋深處耦波清,高人所寄皆縈回,勝地頻年見廢興。春水苔磯枯柳臥,夕陽漁笛野煙橫。羊裘亦是尋常事,浪有桐江身后名?!鳖}詩者是解光謝宗鍹。
釣魚臺過去數(shù)步,有一塊仙跡石,近十圍大,一人多高,旁邊看去,只是一塊石頭。攀上石頂,便可看見二個大腳印,作丁字步,每個大約一尺長,人說這是“仙人足跡”,跡下石凹大如腳盆,盆中有帶赤黃的水漬,不管風吹雨淋水漬長年不變。相傳曾有一仙人,站在這石上小便,那赤黃色的水漬,便是仙人的尿水。人們便把這奇跡稱為“仙人放尿”。石上刻有“仙蹤”二字。為了這仙蹤之事,有人題了兩首詩,一問一答,頗饒風趣。
一首是:“仙人本飛空,來往無行跡,何事湖山旁,踏破這塊石”。
另一首是:“湖光山色最清幽,引動天仙此暢游,為愛名區(qū)添勝跡,一雙腳跡石邊留?!?/p>
從這兩首詩來看,也可說明古潮人之風雅也。
“處女泉”與“芙蓉池”
在西湖山東北麓,有一處“處女泉”,處女泉泉洞如井,有三尺深,幾級石磴,下面才是泉水,泉水極清冽甘芳,在湖山開辟之前,因過去這里是個山坡,泉水原在山坡草叢之中,正如深居幽谷,從不見人之處女,故被稱為“處女泉”。潮人飲“工夫茶”,多來此挑水,據(jù)說用此水煮茶時,特別甘芳,毫無雜味,十分可口。
除了處女泉,在西湖山下,還有幾處泉水,如甘露井,在老君巖下紫竹庵左旁,泉水極為清冽,過去城中官府及紳富之家,經(jīng)常雇人來此挑水回去煮茶。《西湖記》里說這泉水,取少許入口,撟舌一撓,圭角磷磷,誠為上品。鳳城有抱廬同癖者,先放竹籌于庵,水夫挑水,執(zhí)以為信。林大川有詩二句說:“不知陸羽來到此,品作人間第幾泉!”其他還有“蒙泉”,“菱角井”、“偶泉”(在釣魚臺下)“高隱泉”(在湖山東北李公亭下路旁)等,多因日久,泥土淤塞,無人觀照,已經(jīng)廢去,甚為可惜!
西湖芙蓉池,原是一個小池,處于處女泉旁。過去因日久無人管理,幾成荒廢。解放后,逐漸修復。1957年在縣、市黨委重視和領導下,動員在城機關干部參加義務勞動,把小池重新浚成8字形池,中間二小島有曲橋相通,島上有亭有樓,古樹婆娑。倒映于池中,景致優(yōu)美,是游人玩賞之好去處。池因種名貴的五色蓮花(即水芙蓉)而得名。
“雁塔”和“普同塔”
從前,西湖山上的塔甚多,但都因日久失修而塌去,現(xiàn)在僅存的有一座“雁塔”和一座“普同塔”。
雁塔在西湖山半山腰,為宋朝景祐四年(1037)年建造。塔下山石上有“雁塔”兩個石刻大字。雁塔是仿照別處建造的。據(jù)說在西安先有雁塔,是科舉時代專門用來刊刻中榜登科士子的姓名的,西湖建了雁塔之后,潮州府所屬各縣每年考試中榜之人,都刻名在雁塔的石頭上,故此這雁塔周圍,盡是刻著人名和科舉名稱。從這雁塔石上題名,也可看出潮州歷代科舉的情況?!段骱洝穼Υ擞幸欢斡涗洠骸拔铱た泼κo過嘉靖年間(1522~1566年),而辛卯、丁酉二科,尤極其盛,辛卯中二十三名,八成進士,一名狀元林大欽;丁酉中二十三名,四成進士;一名會元林光祖?!?/p>
(關于“雁塔”的來歷,尚有一個故事,在《西域記》里:“昔有比丘見雙雁飛翔,思曰:若得此雁可充飲食,忽有一雁墜下自隕。眾曰:此雁垂戒,宜旌彼德,于是葬雁建塔,謂之雁塔。根據(jù)這個故事記載,則建造雁塔與科舉題名毫不相關。)
“普同塔”在西湖山南的棲鳳石旁,林木環(huán)抱郁郁蔥蔥,俯瞰西湖,鳳城,遠眺韓江,筆嶺、云天遼闊,鳳物宜人。塔南向,高三點一二米,基圍六點五米,六棱七級,前豎碑,高一點五二米,寬零點六五米,鐫“普同塔”三字,上款有“順治十年癸己九月十三日立”。下款是“公元一九五九年九月重修”,塔外圍屏左右聯(lián)云“逝者如斯乎,揜之誠是也。”句出《論語》,含意深刻,引人遐思。
清順治十年(1653年)三月,潮州總兵郝尚久舉義反清,奉明朝永歷年號,當年閏八月,清廷命靖南王耿繼茂,靖南將軍哈哈木等,統(tǒng)滿漢兵十萬,圍攻潮城,又暗中勾結(jié)郝尚久部屬王立功等為內(nèi)應。于九月十三日夜啟城門引入清軍,郝尚久力戰(zhàn)不敵,退入城內(nèi)金山大營。與兒子郝堯一起投井殉國,耿繼茂還下令戮尸。因郝尚久兵將與清兵激烈廝殺,故耿繼茂接著血洗潮城,遺骸十余萬。時有僧人海德和尚與居士鐘萬成共斂尸于葫蘆山焚化,并在山南棲鳳石旁挖坑,埋葬骨灰,坑西鋪上青石板,建成“普同塔”,勒碑:“順治十年九月十三日立”,標明這是受難的日子。
一九三九年日軍陷潮,塔被毀,一九五九年,潮安縣人民政府重修,并志其事于棲鳳石,可惜原石已無存。
一九八二年,潮州開元修建籌委會再次重修,建亭立碑于塔旁,周圍加植花木。美化環(huán)境,增色湖山,也是潮人游憇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