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余年的堅守傳承

2017年11月28日 09:08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鄭芳卉(左二)與學生同臺演出?!∈茉L者供圖 
鄭芳卉(左二)與學生同臺演出。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wǎng)泉州11月27日電 (林玲 施遠圻)“古曲千年唱未休,管弦韻美出泉州……”在2017年10月底舉行的福建省第二屆曲藝“丹桂獎”決賽現(xiàn)場,泉州鯉城區(qū)泉州南音研究社的21名演員登臺演奏一曲《古韻薪傳》,講述了泉州南音人世代傳承的故事。該作品由福建省南音非遺傳承人、鯉城區(qū)泉州南音研究社社長鄭芳卉編排,不僅奏出南音之美,更是鄭芳卉家族傳承南音的真實寫照。

  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發(fā)源于福建泉州,是中國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的古音樂,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2006年5月20日,南音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鄭芳卉家族之所以被稱為南音世家,是因為從她的外曾祖父到她90后的女兒,都是南音的傳承發(fā)揚者,至今已有100多年。

  南音世家氛圍濃,小型樂會開不停

  鄭芳卉今年47歲,出生于泉州鯉城區(qū)一個南音世家,是家族南音第四代傳承人。她的外公吳序輝是圈內(nèi)有名的南音藝人;父親鄭澤勝供職于泉州高甲劇團,在南音上亦頗有造詣;母親吳淑珍的南琶技藝更是一絕,學生遍布海內(nèi)外,至今仍在教學。

  在家庭影響下,鄭芳卉從小就顯露出在南音方面的天賦,吹拉彈唱無一不精。

  “我三歲開始學藝,五歲就可以登臺演唱。”鄭芳卉回憶說,童年時,自己家中總是上演“小型南音會”,因為南音老藝人到她家相聚時,大家都會現(xiàn)場獻唱,交流切磋。而不怯場的小芳卉也會在老藝人面前唱上一段,聲音甜美的她深受老藝人的喜愛,經(jīng)過他們的點撥,鄭芳卉技藝愈發(fā)純熟。

  如今,鄭芳卉的外公與父親雖已去世,但在她的家中,依舊時常會開“小型南音會”。母親彈琵琶,弟弟彈二弦,自己吹洞簫,那個獻唱的位置則由侄女和女兒頂替。南音一曲悠揚婉轉(zhuǎn),偶有人經(jīng)過她家門口,亦會靜靜聆聽那溫婉和諧的曲藝。

  曲好還需人來學,南音世家廣收徒

  “聲音要打開,不要用鼻音?!背四弦羲嚾?,鄭芳卉還有一個身份——泉州第七中學的音樂教師,講臺上的她循循善誘,孜孜不倦,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南音早已融入鄭芳卉家族的血液中,傳承也成為了他們自覺背負的一個使命?!拔业耐夤且哉攫^為生的?!编嵎蓟芙榻B道,站館指的是南音藝人應邀去社區(qū)、村莊設館教學,每個館一呆就是四個月。

  鄭芳卉的母親吳淑珍則將南音帶到了更遠的地方。1990年,應印尼華僑之邀,吳淑珍前往印尼雅加達開館授課,這一授課便是十年之久。音樂無國界,在吳淑珍的感染下,不少印尼人也愛上了南音,吳淑珍還“發(fā)明”了閩南語“拼音”,方便與他們進行交流。而后,吳淑珍又在臺灣、金門等地區(qū)進行授課,高超的南琶技藝使她享譽海內(nèi)外。

  而今,鄭芳卉接過母親的衣缽,將傳統(tǒng)南音搬入中學課堂,讓更多學生認識南音、了解南音,由她負責撰寫的《在中學實施南音多聲部合唱教學的研究》還被列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

  保護“府城音”,搶救音樂“活化石”

  除了傳承技藝,鄭芳卉更想為南音多做一些貢獻。2017年泉州市兩會期間,鄭芳卉作為泉州市人大代表提交了在鯉城建立南音博物館的議案。

  “很多朋友都問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鄭芳卉說,因為鯉城是南音的發(fā)祥地,在南音的傳習過程中,一向以泉州府城(今泉州鯉城區(qū))的方音為基準。但近幾年,“府城音”受到周邊城市口音的沖擊,所以她希望能建立一個南音博物館,用以存放老的南音樂器、南音曲譜,以及南音影音資料,通過這個博物館可以讓泉州人記住南音的魅力,讓外來游客了解南音。

  同時,鄭芳卉還在2017年的市兩會期間針對“南音進課堂”提出了自己的構(gòu)想。她建議,實施中小學音樂教師學習傳統(tǒng)南音的培訓計劃,組建南音師資隊伍,而后逐漸向其他縣(市、區(qū))推廣,爭取用兩到三年時間,在泉州建成一支穩(wěn)定的中小學南音師資隊伍。

  戚戚琵琶語,幽幽洞簫言,一曲南音悠揚婉轉(zhuǎn);循循善誘聲,諄諄教誨情,南音世家執(zhí)教百年。空閑時分,祖孫三代一首《南音情》,道不完南音世家的百年堅守,唱不盡南音藝人的傳承之情。(完)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