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人文社會科學集刊年會在廈門召開
原標題:第六屆人文社會科學集刊年會在廈門召開
人民網(wǎng)11月27日電 11月25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華僑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人文社會科學集刊年會在廈門召開。本屆集刊年會以“學術集刊與中國學術國際化”為主題,來自全國地方社科院、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二百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助力中國集刊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在致辭中表示,社科文獻出版社全力助推集刊事業(yè)的發(fā)展。目前社科文獻出版社已有集刊256種,南京大學CSSCI收錄集刊24種,名錄集刊63種,數(shù)字資源近800期1.7萬篇,館藏覆蓋近400家,已成為中國擁有集刊種類和南大CSSCI收錄種類最多的出版社。他指出,本次集刊年會聚焦“中國學術國際化”這一主題,期待與各位專家學者深度探討,如何利用好集刊這個平臺,更好服務中國科研,更好地建設中國學術話語權以及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學術傳播機制。
華僑大學副校長吳季懷表示,華僑大學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合作由來已久,并已在科研教學、人才培養(yǎng)、學術交流等多領域產(chǎn)出成果。未來,華僑大學也將精心謀劃一批有價值的選題,整合優(yōu)化研究方向,充分發(fā)揮僑校優(yōu)勢,利用好“學術資源建設基地”這一平臺,打造更多高水平集刊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從三個方面提出對集刊發(fā)展的思考:第一,建立學術集刊制度,充分發(fā)揮學術集刊在推動學科建設、學術發(fā)展和學術話語權中的作用。第二,把握學術集刊特點和優(yōu)勢,走出一條國際化的新路。第三,學術集刊的國際化要不忘本來,借鑒外來,面向未來。
隨后,社科文獻出版社集刊編委會主任童根興介紹了2017年度優(yōu)秀集刊的評獎情況,并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楊群揭曉評獎結果:《城市史研究》《德國哲學》等15種集刊獲得“2017年度優(yōu)秀學術集刊獎”;《戲曲與俗文學研究》《都市社會工作研究》榮獲“2017年度優(yōu)秀新刊獎”。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學術資源建設基地工作會議于年會期間舉行,與各學術基地共商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