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共同研究僑批文化 汕頭僑批研究會成立
中新社汕頭12月3日電 (李怡青鄭瑞國)僑批向世人真實展現華僑華人的移民史、創(chuàng)業(yè)史和故鄉(xiāng)情。3日,汕頭僑批研究會在廣東汕頭僑批文物館舉行成立儀式。海內外僑批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共同更廣泛、更深入地開展僑批文化研究。
“僑批”是華僑華人通過民間渠道及后來的金融郵政機構寄給家鄉(xiāng)眷屬的書信和匯款合稱,長期流行在海外華僑華人的僑居地與東南沿海僑鄉(xiāng)之間,流傳時間長達150多年。
此次活動中,泰國原中華會館理事長、知名僑批收藏家許春茂捐贈了參加國際郵展獲得的獎章和獎狀。
來自日本的僑批研究會顧問濱下武志在會上作了《以僑批看世界—僑批研究與學科構想》的學術報告。他說,僑批來往包含著地方社會的文化因素,可以看到僑批具有非市場性的、社會的、文化的作用。
近年來,以潮汕僑批為申辦主體的“僑批檔案”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又先后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區(qū)遺產名錄》和《世界記憶名錄》。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長羅仰鵬說,僑批研究會要加強僑批文化的挖掘、研究、整理、保護和創(chuàng)新,一定要把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弘揚好,進一步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