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閩茶中國行:讓“國禮茶”呈現(xiàn)不一樣的金磚雅事

2017年12月07日 10:29   來源:福建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廈門會晤期間,肖文華向元首夫人們展示鐵觀音傳統(tǒng)制作技藝。
廈門會晤期間,肖文華向元首夫人們展示鐵觀音傳統(tǒng)制作技藝。

  原標題:“閩茶中國行”講述福建好茶的故事

  茶,推向了市場,能帶動千萬戶農民增收。福建,茶業(yè)大省,不乏好茶。

  如何向外傳播閩茶好聲音,帶動茶鄉(xiāng)經濟發(fā)展,富裕一方百姓?

  7年前,由福建日報社、省農業(yè)廳等機構參與主辦的“閩茶中國行”在福州啟動。7年茶香,12站的“閩茶中國行”,創(chuàng)新了機制,培育著市場,更弘揚了文化。

  通過一站站、一次次的分享與述說,縮短了閩茶產地與各茶葉消費地的距離,拉近了閩茶與國人之間的聯(lián)系,在最廣泛的層面讓閩茶得到高度認同、共鳴與支持。

  日前,“閩茶中國行”搭載著多彩閩茶,組成閩茶“集團軍”走進了重慶,舉辦以“金磚國茶·飄香巴蜀”為主題的推廣活動,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傳播福建好茶的故事。這是7年來,“閩茶中國行”的第12站活動。

  一個是西南重鎮(zhèn),一個是海絲核心區(qū),同是中國茶的故鄉(xiāng),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海絲茶路與西南交通樞紐借由茶實現(xiàn)了時空上的交匯。

最美茶鄉(xiāng)壽寧行

  “國禮茶”,呈現(xiàn)不一樣的金磚雅事

  本次“閩茶中國行”重慶站活動呈現(xiàn)的亮點之一是,閩茶新多的一個身份——“金磚國禮茶”。

  9月3日—5日,在為期3天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以下簡稱廈門會晤)期間舉辦的一些重要活動中,閩茶不僅成為各國元首和其他貴賓們的招待用茶,部分閩茶還作為“國禮茶”贈送給各國來賓。

  從“國禮茶”、會晤官方用茶到現(xiàn)場茶事接待服務,閩茶以獨特的口感和文化內涵,演繹了一段段精彩的閩茶雅事,讓各國貴賓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茶及中華茶文化的魅力。

  “在廈門會晤的各大重要場合,華祥苑的茶藝師為各國貴賓們奉上鐵觀音、大紅袍,并展示閩南十八道功夫茶藝,將泡茶技藝中蘊含的茶文化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深深沉醉于茶香的各國貴賓們,盛贊‘delicious’‘wonderful’。品鑒完茶湯后,茶藝師邀請貴賓們輕聞杯底凝聚的茶香,貴賓們驚奇于‘為什么喝完茶后杯底還會有香氣’。”

  “鐵觀音的傳統(tǒng)制作技藝,歷經了數百年的傳承,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廈門會晤期間,各國元首夫人來到華祥苑儒士館觀看烏龍茶(鐵觀音)的傳統(tǒng)制作技藝并參加茶敘。作為此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我很榮幸,為各國夫人演示并詳細解說,一片茶青,如何從曬青、搖青、炒青,再到揉捻、烘焙成茶的過程,讓鐵觀音的制茶工序、歷史演變都一目了然。這些技藝的形成是茶農長期制茶實踐的智慧結晶,引得各國元首夫人紛紛點贊。參與茶敘的墨西哥總統(tǒng)夫人的姐姐被閩茶文化深深吸引,當場邀請我們將店鋪開往墨西哥。”

  ……

  作為參與度最高的茶企,華祥苑茶業(yè)為廈門會晤提供了最專業(yè)、最高規(guī)格的團隊服務。在此次“閩茶中國行”活動中,華祥苑茶業(yè)董事長肖文華的生動講述,吸引了眾多重慶市民。不少市民流連于華祥苑茶業(yè)的展示臺前,欣賞“金磚國禮茶”,品鑒華祥苑特制的莊園茶。

  肖文華感嘆:“此次的閩茶成為‘國禮茶’在廈門會晤期間大放異彩,是一次閩茶代表中國茶向世界展示茶文化的機會。半年前,華祥苑便集結了茶葉、瓷器、歷史、設計四大領域專家,組建團隊,多次討論、研究、修改,直至確定一個完美的方案。而華祥苑花了十多年時間,在中國各主要茶品類原產地建造茶莊園,構建了一套集生態(tài)環(huán)境、種植培育,制作為一體的好茶誕生標準體系,則是此次華祥苑能夠嶄露頭角的重要因素?!?/p>

  “閩茶中國行”重慶站活動中,天湖茶業(yè)董事長林有希則帶大家認識了同樣在廈門會晤中大展風采的當家白茶。2017年8月1日,他正式簽下了廈門金磚會晤贊助茶的合同,“綠雪芽”正式入選。

  林有希說,廈門會晤是個面向世界的窗口,“綠雪芽”能代表福鼎白茶出現(xiàn)讓他倍感驕傲。講述中,林有希展示了準備的很多材料和產品貼上封條入庫的場景圖,每一個材料都清清楚楚地展示了公司籌備的細節(jié)和嚴謹的態(tài)度,光是產品的檢驗報告就有六份之多,每個產品從挑選到入庫都一絲不茍,讓在場的來賓深切地感受了一把廈門會晤的嚴謹態(tài)度。

2011年12月,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閩茶中國行”北京站啟動儀式。

  此次“閩茶中國行”活動中,來自福建的福安坦洋工夫紅茶、武夷山武夷星巖茶、福州茉莉花茶也吸引著眾多好茶之人?!拔覍け榱俗鎳拿恳黄t茶園,有茶的地方,就有我的足跡。我想把我的收獲分享給更多人,讓大家不僅懂得飲茶,還能深入體驗茶園、茶農、茶產地和茶文化。”元泰茶業(yè)總經理魏文生分享說,今年,元泰茶業(yè)創(chuàng)辦了全國首個紅茶創(chuàng)客空間,希望為五湖四海的紅茶愛好者創(chuàng)造了共同的家園,為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搭建了夢想的舞臺。

  定制茶,帶動高山茶區(qū)擺脫貧困

  福建好茶涵蓋烏龍茶、綠茶、白茶、紅茶四大茶類,產茶區(qū)更是遍布全省各個縣市。

  此次“閩茶中國行”重慶站活動,來自福州市、福安市、壽寧縣茶產區(qū)的代表,也分別講述了各自茶產區(qū)的故事。

  壽寧縣政府茶業(yè)協(xié)會會長葉榮年大力推廣汲天地精華的“壽寧高山茶”。

  壽寧是名副其實的茶葉大縣,茶業(yè)已發(fā)展成為壽寧的傳統(tǒng)主導行業(yè)。下黨鄉(xiāng)作為寧德四個特困鄉(xiāng)之一,也是省定貧困鄉(xiāng),通過創(chuàng)新探索出扶貧茶園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良好的“消費扶貧”之路。

  2015年1月開始,在省委組織部派駐下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曾守福的帶領下,下黨鄉(xiāng)策劃實施了可視化扶貧定制茶園項目,在茶廠安裝了8個探頭,在茶山上架設26個探頭,開發(fā)可視化預訂系統(tǒng)和農產品可追溯系統(tǒng)。

  這一項目中,下黨村首創(chuàng)了以“賣茶園”替代“賣茶葉”的“定制扶貧”模式,推出600畝扶貧定制茶園,向全國招募愛心茶園主。茶園主以一年一畝2萬元的價格買下茶園,合同定期5年。買下茶園后,茶園主將把茶園的生產交給專業(yè)的合作社,每年收獲固定回報。下黨村的做法,是“消費扶貧+產業(yè)扶貧”理念的實踐。通過該項目,2016年下黨村每公斤茶青年均價格從原來4.8元增加到20元,每畝茶園收入從2000多元增加到6000元,實現(xiàn)茶農收入翻番,村財收入22萬余元,實現(xiàn)了零的突破。

  一片葉子,的確可以成就一個產業(yè),富裕一方百姓。

  安溪鐵觀音、福鼎白茶、福安坦洋工夫、福州苿莉花茶、武夷巖茶,7年來,我省的主產茶區(qū),通過“閩茶中國行”,向世人傳播了一個又一個這樣關于茶的美的“中國夢”故事。

  閩茶行,給好茶一個講故事的機會

  2010年6月,“閩茶中國行”在福州啟動,由海峽兩岸茶業(yè)交流協(xié)會、福建日報社、福建省農業(yè)廳、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供銷合作社聯(lián)合社聯(lián)合主辦,《茶道》雜志社承辦。7年來,“閩茶中國行”已成功走過臺灣、上海、河南、北京、南京、青島、成都、西安、新疆、寧夏、澳門、重慶等12站。每一站都以不同主題和形式呈現(xiàn)福建茶產業(yè)、茶品牌的生機與活力,以及閩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福建茶業(yè)打響品牌之戰(zhàn)的先鋒之旅,已成為福建茶產業(yè)茶文化宣傳推廣的一張響亮的“名片”。

  “閩茶中國行”創(chuàng)立之初,全國范圍內還沒有一個類似的區(qū)域茶品牌推廣活動?!伴}茶中國行”的創(chuàng)新,新在相關政府部門、社會團體、茶科研、生產、經營單位以及新聞媒體,從原來的單打獨斗到緊密攜手形成合力,搭建起政府、行業(yè)、企業(yè)、媒體聯(lián)合推動茶產業(yè)發(fā)展的平臺。通過“閩茶中國行”,茶產區(qū)、茶企業(yè)跨出省界,不僅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澤及茶鄉(xiāng)千家萬戶茶農,同時為倡導社會的高雅生活、傳承中華茶文化作出了貢獻。

  近十年來,福建茶產業(yè)在繼承和融合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呈現(xiàn)出旺盛的生機與活力。2016年福建茶葉產量占全國的18%,茶產業(yè)綜合產值近900億元,產量、產值均位居全國第一?!伴}茶中國行”的開啟,為助推茶產業(yè)、展示福建茶葉整體形象做出了特別的貢獻。

  福建擁有六大茶類,除了大紅袍、鐵觀音等茶品,許多茶并不為國人所知,“閩茶中國行”是對福建茶葉整體形象的推廣,許多茶品諸如福建的白茶、紅茶、花茶等,借“閩茶中國行”這個平臺走向全國。現(xiàn)場的推薦、品鑒,讓全國茶人對閩茶有了全面、直觀的了解。

  每站“閩茶中國行”都吸引了省內著名茶企的踴躍參加。企業(yè)通過這個平臺,實地考察全國各地市場,現(xiàn)場與各地客商進行商洽,以自營店、加盟店等各種形式在全國開店布點,均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一枚小小的茶葉,既是大產業(yè)、大民生,也是大文化。福建既是中國最重要的產茶省之一,也是中華茶文化的發(fā)源地。閩茶與茶文化的生產和輸出在其中有著重要地位與作用。茶文化的傳播,單靠茶企茶商的民間力量遠遠不夠,沒有官方從傳播層面對茶文化事業(yè)的重視和促進,茶產業(yè)難以壯大和行遠。

  7年來,“閩茶中國行”在致力于茶產業(yè)推廣的同時,也積極傳播具有千年悠久歷史的閩茶文化,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閩茶文化韻傳千載的魅力。如今,福建茶產業(yè)向全國市場輸出的,已不僅僅局限于自身的產品,還有文化和品牌,逐漸樹立起全國茶產業(yè)發(fā)展的標桿。

  除了開展產業(yè)與文化的推廣外,“閩茶中國行”開展的各項活動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例如,2012年6月南京站期間,攜手閩、蘇、臺兩岸100多名茶人將齊聚中山陵,舉辦“兩岸茶人·茶祭中山”祭茶大典,用閩江之水、長江之水和阿里山泉水共泡一壺兩岸好茶,用香茗拜祭孫中山,暢敘血濃于水的親情。

  2016年7月,時值閩寧兩省區(qū)對口幫扶協(xié)作迎來20周年之際,“閩茶中國行”走進寧夏,組委會攜手嘉福金朝國際慈善基金會向永寧縣閩寧鎮(zhèn)耿飚紅軍小學師生們捐贈了價值十萬余元的圖書、書包、課桌椅。這一系列善舉充分體現(xiàn)了跨越山與海的閩寧情誼。

【責任編輯:張金杰】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