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昌江挖掘峻靈王文化 為旅游注入歷史民俗味
昌江挖掘峻靈王文化 為旅游注入歷史民俗味
本報記者 張惠寧 特約記者 林朱輝
近日,預算投資達50億元的昌江黎族自治縣南海文化園旅游項目啟動項目用地準備。千百年來,流傳于海南西部的峻靈王文化和習俗,將進入昌江旅游版塊,將打造一處可以充分感受地方歷史和文化民俗的旅游目的地。
峻靈王是誰?昌江境內(nèi)昌化古城東北兩公里處有一座大山,名叫昌化大嶺,高400多米,北部對著棋子灣,南部對著昌化江。嶺腰300多米處,傲然挺立著一塊似人的巨石。石高10米,頂端蓋有一塊落石,外形酷似戴帽,被稱為“山神”“神山爺爺”“昌化嶺大公”等等,這是海南西部沿海一帶,甚至流傳于廣東、福建一帶的神話中的傳奇人物。
據(jù)海南地方史料記載,公元917年,五代十國之南漢在今廣州建國,南漢時期即敕封昌化嶺神石為鎮(zhèn)海廣德王,宋代元封年間朝廷詔封其為峻靈王,清代光緒十二年又加封其為昭德王。大文豪蘇東坡以一篇《峻靈王廟碑記》使這塊神石美名遠播,并載入史冊。蘇東坡在碑記里記錄了峻靈王“石峰若巨人冠帽西南向而坐者,俚人謂之山胳膊?!?/p>
據(jù)昌江文聯(lián)主席龐大海研究,峻靈王代表的山神文化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有深厚的民間基礎,反映人們對于平安和美好生活的企盼。龐大海說,棋子灣一帶海域是海南西部沿海海情相對復雜的地方,本地流傳一句民謠——“棋子灣,棋子灣,十船經(jīng)過九船翻”。在這種情況下,漁船航行要尋找坐標和參照物,漁船過了雷州半島往西走,北部灣西岸島嶼并不多,唯有靠近棋子灣的昌化大嶺是最高的山脈。天長日久,民間認為是天造地設的一塊神石在引導人們避開災難。“當看到這塊巨石的身影時,人們就知道過了危險地帶?!?/p>
昌江關于峻靈王文化的研究已有若干年了,2014年成立了峻靈王文化研究會,屬民間組織,昌江文化館館長孫如強任會長。
孫如強2012年主編出版了《海南有個峻靈王》一書,昌江縣政協(xié)2016年出版《昌江文史 峻靈王文化專輯》。這些書籍都對峻靈王的歷史史料、研究論文和相關傳說,以及文人因其而作的文章,做了搜集和整理。
“昌江好多村莊都有峻靈王廟,或稱明王廟、神山廟等等,名稱不同,供的是同一人,峻靈王文化對周邊地區(qū)影響很大,東方、澄邁、臨高、儋州、??诘鹊囟加胁簧俟┓畹膹R。”孫如強介紹,民間主要把其作為海神來供奉,求庇護,保平安。
孫如強說,這些年來,昌江把峻靈王文化作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來保護,研究其對當?shù)匚幕挠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開發(fā)和打造峻靈王文化品牌,發(fā)展旅游,還需要更深層次地研究峻靈王文化,特別是把分散在海南各地的峻靈王廟的來歷、傳說以及對當?shù)氐挠绊戇M行詳細收集和整理分析。
關于峻靈王文化,已經(jīng)不再停留在書籍里。昌江準備借助企業(yè)的力量,在昌化大嶺下規(guī)劃建設南海文化園,把當?shù)貧v史文化融入旅游,打造新的旅游目的地。
據(jù)海南昌江鴻洲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李志強介紹,南海文化園項目總用地150公頃,總投資預計約為50.4億元,預計建設周期為8年。項目目標建設成為一站式的地方文化體驗地、一體化特色旅游產(chǎn)業(yè)園。主體功能版塊為以峻靈王文化體驗為主的文化旅游版塊和以養(yǎng)生休閑度假為主的養(yǎng)生度假版塊。
李志強介紹,3月28日,昌江有關部門主持召開了一個項目協(xié)調(diào)會,推動項目用地?!斑@個項目不是單純的景點,而是想建設旅游目的地,想通過這個項目帶動周邊經(jīng)濟發(fā)展?!?/p>
流傳在海南民間的峻靈王文化,將有機會為更多的人所熟悉。
(本報石碌5月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