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shè)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舊坊雖去家風傳 探尋江門新會尚志街背后的家族往事

2018年11月16日 15:26   來源:廣州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現(xiàn)在的尚志街
現(xiàn)在的尚志街

  原標題:新會尚志街 小街背后的家族往事

  傳奇江門

  地名檔案

  11月14日,“大地恩情”江門地名文化圖片展巡展在江門市工人文化宮啟動。圭峰山、浮石村、梁啟超故居……一個個飽含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江門地名,吸引了前來參觀的市民。

  “地名不僅是一個標志,更是一種文化,是歷史的見證?!苯T市民政局地名科負責人表示,豐富的歷史文化使江門的不少地名帶有嶺南、僑鄉(xiāng)等特色,透過地名,市民可以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和變遷,增強歸屬感、自豪感和凝聚力。

  為了發(fā)掘江門地名背后的故事,讓更多的人知道江門歷史文化,本報自本周起特推出江門地名故事專題。

  在江門市新會區(qū)會城街道有一條尚志街,長不過200余米,這里的建筑多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街道窄小,房屋老舊,在眾多街道中,它顯得很普通,毫不起眼。

  然而,當你走進這條街道,了解到它的來歷和變遷后,你會對它肅然起敬。因為在這條小街的背后,是一個家族的輝煌往事。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嚴建廣

  曾是祠堂一條街

  “尚志街在歷史上并不叫街,也不僅僅是這條有些狹窄并不長的小街巷?!苯T市新會區(qū)地名文化專家林福杰告訴記者,歷史上尚志街一帶叫尚書坊,附近曾有一個“祠堂街”。尚書坊原為當?shù)睾巫濯毦拥囊淮笃用駞^(qū),何氏的祖先何熊祥曾是明朝官拜吏部尚書,統(tǒng)攬過六部,是古代出自新會的唯一一位尚書?!鞍疵鞒贫纫?guī)定,凡三品以上官員必須進城居住,于是在告老還鄉(xiāng)后,何熊祥就從家鄉(xiāng)遷入有城墻保護的會城城池內(nèi)。他選擇了城中心的南興街,買下南門莫氏的連片土地,營造尚書坊府第。后經(jīng)幾代的發(fā)展,這里就成了尚書坊?!?/p>

  據(jù)史料記載,當年,在今天的尚志街一帶,有何氏的祖祠——文懿祖家廟(今實驗小學內(nèi)),這座家廟一連三進,每進五間,左右巡廊、甬道、佾臺,后樓奎閣一座,橫過五間。另后園地一段,前面魚塘一口,塘基東西共六閘。此外,這里還有其他6座祠堂,從知政中路往尚志街數(shù)起,依次為祀十七世文若的“評事祠”、祀文起的“行取祠”“誥封祠”(文化館舊址)、祀文玉的“司寇祠”(原新會縣人民法院舊址)、祀文茲的“紹箕祠”(現(xiàn)財政局非稅收入征收管理分局址)、紹箕祠后面的“儒林祠”。這些祠堂坐北向南排列于坊內(nèi),蔚為大觀。此外,在東邊今東方紅中學這一邊,還有文懿太保祠,又俗稱“太保府”。

尚書坊舊照
尚書坊舊照

  何氏家族曾盛極一時

  記者了解到,在舊時的江門市新會區(qū)會城流行一句俗諺:“何、劉、許、莫,沒人敢戮;戮親給何柴落。”

  林福杰告訴記者,這句俗諺前半句寫了會城的四大家族,其中,最大的是尚書里的“何”姓,然后是五顯沖的“劉”姓、南邊塘的“許”姓、南門頭的“莫”姓。而諺語中的“戮”是用手肘撞,“戮親”是廣東方言,意思是用力去撞?!昂尾瘛敝缸鋈剂嫌玫挠膊瘢奥洹笔怯昧η么?,“何柴落”就是用何柴打?!斑@句俗諺說明當時會城四大家族的封建勢力很大,無人敢碰他一下。”

  何熊祥的第十七世孫何先生告訴記者,根據(jù)祖輩記載,何熊祥祖籍新會何村(今江門市新會區(qū)司前鎮(zhèn)河村),生于晚明的隆慶元年(1567年),為當?shù)睾巫迨馈:涡芟樵?0多歲時考中舉人,后入朝為官,他為官清正、剛直不阿,后來做了“御史”,又升“吏部尚書”。又因當時有幾個尚書職位空缺,在未有新任到職之前,均由何熊祥暫行兼署,故有“六部尚書何熊祥”之雅稱。

  記者了解到,尚書坊原來在街的出入兩端也立有牌坊,后又在不遠處的大新街古巷口立“三世尚書坊”石牌坊。據(jù)清康熙《新會縣志》記載,崇禎十三年(1640年),“為贈尚書何昂,封尚書何上新,太子太保、南京吏部尚書何熊祥建”?!鞍凑辗饨〞r代實行的‘封典’制度,皇帝給予官員本身和其妻及祖先以榮典,將官員的官位官階封贈給妻子、父母、祖父母。其中七品以上官可封贈父母,三品以上官還封贈祖父母。受封贈的,在生的稱‘封’,已故的稱‘贈’,給官員本身的稱‘授’。尚書何熊祥是一品官,因此父母、祖父母均獲得封贈。受封贈時,父親何上新在生,因此是‘封尚書’,祖父何昂已故,因此是‘贈尚書’?!绷指=苷f,“因此‘三世尚書’并不是說何氏三代都做了尚書?!?/p>

何熊祥家鄉(xiāng)被譽為尚書里
何熊祥家鄉(xiāng)被譽為尚書里

  舊坊雖去家風傳

  昨天,記者在尚志街看到,它是一條長不過200余米的小巷。因為街道上有一所小學,在上學、放學的時候這里來了許多前來接送孩子的家長,顯得有些擁擠。

  而在尚志街的兩側(cè),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這里的房屋編號也是以尚志街為標識。但建筑多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所建,已經(jīng)見不到祠堂的蹤影,也沒有了尚書坊的印跡。

  林福杰告訴記者,在舊時會城,有幾個叫“××坊”的街巷(里坊),如“金紫坊”“仁壽坊”“百歲坊”“尚書坊”“恤刑坊”“進士坊”“繡衣坊”等。這些“坊”不同于行政區(qū)域的“坊”(宋代沿襲至清代,新會城分為三坊:源清坊、宣化坊、禮義坊),而是牌坊?!啊袝弧窃谏蟼€世紀六七十年代改稱為‘尚志街’的,盡管其隨著歲月的變遷已成為記憶,但尚書坊何族的良好家風卻一直延續(xù)了下來。”

  身為何熊祥的第十七世孫的何先生表示,“思己著人,問心無愧”“厚德載福,和氣致祥”……自己一直記得流傳下來的家訓?!白嫔暇褪窍M覀兡軌蛱锰谜⒌驼{(diào)做人,即使有了成就和身份地位,也不能高調(diào),而我們后人大多做到了這一點?!?/p>

【責任編輯:羅丹】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wù) | 供稿信箱 | 版權(quán)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guān)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