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福建福清民俗館老物件傳承文化 不乏歷史名人珍品

2019年02月25日 13:19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陳修俊向日本、阿根廷等僑胞來賓介紹匾額?!£惾式堋z
陳修俊向日本、阿根廷等僑胞來賓介紹匾額?!£惾式堋z

  中國僑網(wǎng)福建福清2月25日電 (陳仁杰 鄭松波)近日,福建福清陽下街道作坊村民間收藏家陳修俊向到訪的來賓展示他收集到的一塊吳昌碩題刻“康強逢吉”木制匾額。

陳修俊藏品吸引青少年前往參觀?!∴嵥刹?攝
陳修俊藏品吸引青少年前往參觀?!∴嵥刹?攝

  據(jù)悉,這塊匾額長150厘米,寬40厘米,上面刻著“康強逢吉”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及“癸亥正月八十老人吳昌碩書于滬上”,牌匾雖有些斑駁,但字跡依然清晰。

  吳昌碩(1844年8月1日—1927年11年29日),晚清民國時期著名的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之一,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一生歷經(jīng)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數(shù)朝,再入民國,終年八十四歲。

  陳修俊據(jù)此推算,這塊匾額是吳昌碩于1923年2月中后旬(農(nóng)歷癸亥年正月)在上海所題刻。時年八十。“康強逢吉”出自語本《書。洪范》:"身其康強,子孫其逢,吉。”,意為祝賀老年人身體健康,子孫吉利。

  “可以想象在新年到來之際,剛步入八旬的吳昌碩老人寫下‘康強逢吉’這四個字來討個吉利?!标愋蘅≌f。

陳修俊收藏的劉春霖“翰墨緣”匾額?!∴嵥刹?攝
陳修俊收藏的劉春霖“翰墨緣”匾額?!∴嵥刹?攝

  陳修俊除了收藏吳昌碩題寫的此匾外,還收藏有董其昌、林則徐、李鴻章、劉春霖、包世臣、翁方綱、王文治等明清、民國名人名家題寫的匾額、楹聯(lián)等老物件。

  “每一塊牌匾后面都蘊含著一段故事,像這塊‘翰墨緣’匾額就見證劉春霖和香港著名收藏家黃灼臣的友好交往?!标愋蘅〗榻B說,民國時黃灼臣于香港開辦金陵酒家,為文人名流雅集之處,結交藝壇人士甚伙,張大千、于右任等近代名賢皆有作品相贈。

  劉春霖是中國晚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后人”。劉春霖在詩書畫上均有極高的造詣,尤擅小楷,深得世人推崇。至今書法界仍有“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之說。

  陳修俊被藏界譽為“福建民俗收藏第一人”,他的家被稱為“民俗博物館”(因陳修俊在家中排行老五,故俗稱“老五民俗館”),藏品有各種秤砣、箸籠、家具、煙斗、石臼、瓷器、陶器、木器、服飾、眠床等十幾萬件古物。

  這個“民俗博物館”內(nèi),品種繁多,大部分都是民間非常稀少的民俗物品。陳修俊還致力于搶救和保護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多次將古物無償捐贈。曾向福清黃檗山萬福寺捐贈了流失200多年的4個清朝佛塔構件;捐建福清一都鎮(zhèn)王坑村的古驛道上宋代古廊橋和一都村的大長亭、四角亭等。

  福清是知名僑鄉(xiāng),陳修俊收藏的很多老物件蘊含著僑鄉(xiāng)變遷的歷史。平常,海內(nèi)外游子紛紛慕名前往陳修俊的民俗館,尋找老家的感覺。(完)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