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首頁
首頁僑鄉(xiāng)傳真

江門發(fā)掘宣傳銀信故事 “五邑銀信”煥發(fā)新生機

2020年10月19日 09:44   來源:南方日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江門多元手段發(fā)掘宣傳銀信故事 “五邑銀信”煥發(fā)新生機

  在江門五邑地區(qū),“僑批”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銀信。近日,江門臺山市端芬鎮(zhèn)海口埠人氣高漲,不少游客走進該鎮(zhèn)的銀信紀念廣場和銀信博物館參觀游覽?!敖T銀信文化保護得很好,可以讓年輕一代感受到老一輩華僑的奮斗精神?!庇慰完惷鞲嬖V記者,其曾祖父也出過洋,家里至今還保留著幾件銀信。

  和僑批一樣,銀信也是一種結合書信與匯款為一體的獨特聯(lián)系方式。近年來,江門大力挖掘、保護、研究和弘揚銀信文化,通過籌建銀信博物館、舉辦銀信展、誦讀銀信故事……讓銀信在新時代煥發(fā)新生機,成為傳遞老一輩華人華僑家國情懷和奮斗精神的重要載體。

  組織青少年誦讀銀信故事

  “銀信是特定時代的產(chǎn)物,見證了老一輩華人華僑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和愛國愛鄉(xiāng)愛家的家國情懷?!苯T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館長黃志強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振奮人心,為江門保護發(fā)展銀信文化指明了方向。江門將進一步加強對銀信文物的保護,加強研究、活化,推動銀信文化發(fā)展邁上新臺階。

  挖掘和保護銀信文化,江門一直在行動。近年來,該市不斷加大挖掘、保護和研究力度,征集大量銀信實物及資料,修復大量銀信文物,不斷優(yōu)化銀信文物保存環(huán)境和展示環(huán)境,通過數(shù)字化手段整理匯編銀信資料,為學術界開展研究提供更多便利。

  近兩年,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等大型博物館開設了銀信展覽專區(qū),臺山市建起??诓恒y信博物館,讓廣大市民群眾和游客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銀信文化。此外,江門市還積極舉辦“少年中國說”——華僑書信朗誦會等活動,組織青少年誦讀銀信,講述五邑華工出國謀生創(chuàng)業(yè)奮斗故事,感受華人華僑的愛國愛鄉(xiāng)精神。

  保護和研究銀信文化,也離不開民間力量的支持,江門本土銀信收藏家羅達全是其中之一。羅達全的曾祖父和外曾祖父都是海外華僑,曾下南洋打工。“一次偶然機會,看到一批僑批,兒時記憶涌上心頭,便開始收藏銀信。”羅達全說,其收藏的銀信,有5件被選入“僑批檔案——海外華僑銀信”世界記憶類遺產(chǎn)文本。

  官方民間合力保護銀信文化

  “銀信保護工作將迎來全新發(fā)展;挖掘保護五邑銀信需官方和民間加強合作……”連日來,僑批話題持續(xù)引起江門各界廣泛關注。

  黃志強告訴記者,多年來,江門市政府部門、學術界和民間藏家等各方力量一直默默為挖掘和保護五邑銀信努力?!翱倳泴S批文化的保護作出重要指示,特別有針對性,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將立足本職,做好挖掘整理和保護研究工作,助力五邑銀信保護發(fā)展再上新臺階?!?/p>

  黃志強表示,下一步,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將積極發(fā)動民間力量,廣泛征集銀信文物和資料,科學研判做好修復保護工作,加快銀信資料整理和數(shù)字化進度,加強與學術界合作,推動銀信研究取得更多成果;全面優(yōu)化銀信展示環(huán)境,規(guī)劃新建全新的銀信展示廳和展區(qū);深入挖掘銀信背后的歷史故事和老一輩華人華僑的奮斗精神,加強宣傳,推動銀信文化更好地發(fā)展傳承。

  羅達全說,銀信保護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和肯定,既是鼓舞也是鞭策。僑批文化涵蓋歷史、文化、經(jīng)濟等各領域,他建議,盡可能收集留存更多有價值的銀信文物,同時加快整理出版更多銀信資料,為學界研究提供便利,推動銀信研究多出成果?!罢块T、學術界和民間三方形成合力,五邑銀信文化才能保存好、發(fā)展好、傳承好,進一步發(fā)揚光大?!?/p>

  南方日報記者 任龍 潘曉晨

【責任編輯:李明陽】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