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 透過僑批感受泉州良好家風
穿越時空 透過僑批感受良好家風
由(泉州)市檔案館與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共同舉辦的“倡導厲行節(jié)約 弘揚優(yōu)秀家風”——泉州僑批“家風”文化展日前落下帷幕。此次巡展活動共設置了愛國愛鄉(xiāng)、誠信自律、勤儉節(jié)約、和諧友善四個主題。展覽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學習參觀,大家被華僑勤儉節(jié)約、克己自律、誠信待人、團結互助的精神所感動。
□本報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劉揚宇 吳陽裕 文
愛國愛鄉(xiāng)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海外華僑心中的愛國情感像火山一樣迸發(fā)出來,辦報紙雜志宣傳祖國抗戰(zhàn)、捐款捐物支援抗日、參軍參戰(zhàn)報效祖國等。這種情感也在許多僑批的戳印中得到了表現(xiàn),如把抗日愛國將領蔡廷鍇的頭像印在信箋上,把“還我河山”四個大字也印在信箋上等。
1989年印尼華僑許自具寄給晉江永和許自清轉交英墩村公建會的僑批,主要討論家鄉(xiāng)建設電力設施籌集資金問題,信中說知道該事情后“當即進行募集,但因此地咱鄉(xiāng)親只三數(shù)人,只募集到1250元,其余3250元由我補足”,并表示“此地(印尼)5000元是不成問題的”。此類僑批,顯示了華僑對家鄉(xiāng)公益事業(yè)的熱心。
誠信自律
在僑批發(fā)展史上,作為華僑和僑眷之間的橋梁,無論是信局還是“水客”“批腳”,都恪守著“誠信自律”的準則;在外拼搏的華僑們,更是把“誠信自律”作為從事經營的首要法則,它們共同形成了“誠信自律”的家風。
1920年晉江龍湖祖母蔡氏回寄給菲律賓華僑許書璉的回批,信中說道“吾孫此幫附來龍銀貳拾伍大元,經以照信檢收,即免為介”“在廈所寄諸物件亦經照單查收無差,免慮”,表明寄來款物都已收到無誤,說明當時僑批信局以誠信為重。
“自己有事恐未能速抵呂地(菲律賓),凡事你自己決定”,并稱“生理榮虧此乃常理何必焦心……”1920年晉江龍湖宗弟許書林給在菲律賓華僑許書璉的回批,反映了許書林回國后將菲律賓店內生意非常放心地交給許書璉打理,體現(xiàn)了許書林對許書璉的充分信任。
和諧友善
“逢本鄉(xiāng)人算治返里之便,特托代去物件數(shù)項,如戒指、錢包、褲子、糖、打火機、紅玉、針、羊毛衫、小孩學習文具等,具體將物品根據(jù)用處分給不同的親友。”這是1954年旅居香港的蔡燕治寫給石獅大侖鄉(xiāng)東頭蔡世波的信,體現(xiàn)了他細心、公平,維護家庭和諧之心。
晉江龍湖許經權收到在菲律賓的同學許書璉寄大銀2元的回批,信中勸書璉“日間忙生意,夜間須多讀多寫或溫習本讀熟之尺牘或觀看維新之信札,博覽群書,熟能生巧”,濃濃的同窗之情凝聚于濃墨之中。
1984年新加坡華僑周長象、周亞書寄給侄兒周綿遠、綿算、怡謀、元哲的僑批中,希望各侄兒“對子女多多送入學校受教育,對社會能多一點貢獻,至望也”?!爸镣病保浞直磉_了華僑家長對子女入學讀書的無限期望。
在僑批中,記者發(fā)現(xiàn)海外僑胞孝敬長輩、愛護妻子、崇尚知識、教育后代、關愛友人、維護鄰里等關系的內容數(shù)不勝數(shù)。它們共同形成了“和諧友善”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