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誦讀劇《僑批·中國》在江門成功首演
原創(chuàng)誦讀劇《僑批·中國》成功首演
江門日報訊 (記者/黎禹君 易航 通訊員/譚潔珊)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活化并弘揚僑批文化,推進“僑都賦能”工程,12月2日晚,由中共江門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指導,中共江門市委宣傳部、中共五邑大學委員會出品的原創(chuàng)誦讀劇《僑批·中國》在江門演藝中心僑都大劇院成功首演。江門市領導程大欣、陳冀、吳國杰、馬躍敏、任安良,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校長張運華,江門市有關部門單位領導、文藝家代表、五邑大學師生等觀看了演出。
《僑批·中國》主要以僑批為載體,采用沉浸式戲劇體驗和信使誦讀相結(jié)合的藝術形式,從世界記憶遺產(chǎn)僑批中精心挑選10封家書,用“信使”為主線,以舞臺形式展示出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的歷程,借角色扮演以及故事情景再現(xiàn)的戲劇形式,回顧19世紀末到21世紀初江門五邑華僑海外謀生的艱辛、對故土的思念。
江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冀表示,《僑批·中國》這部劇把政治意義和藝術價值相結(jié)合,在這個初冬,用僑鄉(xiāng)文化穿越百年歷史,用藝術書寫今日中國青年的家國情懷,要將其不斷打磨成為文藝精品。
《僑批·中國》感動僑鄉(xiāng)觀眾
一紙書信,一張匯銀,勾勒出那段久遠的歷史,任歲月匆匆,時移世易,系著華僑華人對家國牽掛的僑批從未間斷……昨晚,在誦讀劇《僑批·中國》首演現(xiàn)場,觀眾在僑批誦讀者的聲音中體會那一份份深沉的愛,在戲劇情景的演繹中一同踏進那尋找曙光的年代,領會華僑精神,感受華僑力量,備受感動。
誦讀劇得到五邑大學廣東僑鄉(xiāng)文化研究院大力支持,由該研究院院長、教授劉進從僑批中精心挑選10封家書?!秲S批·中國》導演、五邑大學教師宋思軒熟讀僑批內(nèi)容后,再進行戲劇的搭配,“劇情基本是真實存在僑批中的故事,希望大家從僑批中了解國家所經(jīng)歷的這段歷史,進一步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劇中大部分演員是五邑大學理工科學生,如何理解文化內(nèi)涵深刻的僑批題材成為擺在學生面前的第一道關,而學生們還要平衡好上課和劇本排練的關系,排練到凌晨是家常便飯。”《僑批·中國》藝術總監(jiān)、五邑大學廣東僑鄉(xiāng)文化研究院教授張國雄說,所有演職人員的辛勞,最終歸結(jié)為四個字,那就是“家國情懷”。
市民陳先生是一名有著17年黨齡的黨員,在他看來,《僑批·中國》充分發(fā)掘僑批背后的故事,用藝術形式展現(xiàn)華僑期盼國家獨立、富強的追求,讓我們在藝術的美中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
“整部劇的舞臺設計非常真實、震撼,多處場景和畫面都讓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我們和劇中的角色所處的時代不一樣,不變的是一顆愛國之心?!毖莩鼋Y(jié)束后,五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學生葉芷欣十分激動,她說:“看完這部誦讀劇,我深深感受到當年華僑華人的艱辛和愛國情懷,這也激勵著我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div class="hdvpvjplphdn" id="function_code_page">